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摘要】:(一)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情境教学要求学生与对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情境教学就是要提供这两类角色扮演的机会,并要不断变换,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情境教学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采取的重视道德知识灌输、忽视情感体验的传统式教学方法,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一)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情境教学要求学生与对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对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实物对象与问题对象。实物对象是指对象是真正的实物,学生在与对象作用的过程中会得到或对或错的反馈,在反馈的作用下学生得到的是第一手的反馈资料,其感性认识自然很丰富。问题对象是指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对象只是一个问题,学生必须根据背景条件和知识结构来回答问题,问题回答的结果是学生自己思索得到的,使学生知识结构中原有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到重新调整,同时会产生新的感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对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情境教学的背景作用往往很神奇,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控制和调整。背景可以分为两种:真实背景与描述背景。真实背景是指学生活动的背景是未经教师特殊处理的原始的自然场景或社会场景。真实背景对学生的作用往往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在这种背景下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会非常丰富。描述背景是指学生的活动背景是教师专门创设的,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只要操作得当,学生当然也会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地变换背景,学生的迁移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三)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学生个性发展的完善与否就要看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丰富,而情境教学要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角色扮演的多样性。角色可以分为两种:欣赏角色与参与角色。欣赏角色是指活动者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活动,这里的活动当然主要是观察和各种体验。参与角色是指学生是活动的主角,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发展。情境教学就是要提供这两类角色扮演的机会,并要不断变换,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学会合作和交流

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个体之间的协作,在协作中完成意义的构建,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并使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亲身体验到合作和交流的巨大作用。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具有独特功效,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训练可以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同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策略,从而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保证,才能更深一层地培养创造力;个性的培养在情境中特别有效,这时学生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才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当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时,学生的创造力才有可能发展。因此,情境教学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有助于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

德国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而情境教学方法与这句话所体现的道理一样,将知识融入生动形象情境中,更能显示出其生机和活力,更能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情境教学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抽象、理论、理性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实际、感性,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材上的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促进学生理性知识的发展。

(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听课情绪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学习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当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水平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会达到最佳程度。而情境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的教学特征,即能将知识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展开对知识的学习探索;因此,学生会将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思考和发现过程视为快乐的过程,而不觉得是一种学习负担,从而产生积极的听课情绪,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发挥情境的价值和作用。

(七)有助于将德育任务内化为学生认同的道德要求,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只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空洞的道德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这些道德认知产生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使自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采取的重视道德知识灌输、忽视情感体验的传统式教学方法,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而情境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与教材内容情感相适应的情境氛围中,能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理、悟德,进而将所习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