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3-08-15
一是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定期开办团课、开展中队日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演讲会,塑造学生的诚实品格和对人对物的感恩之情;通过社区义务劳动、平时校园卫生的打扫,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增强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自觉性;通过值周班级值勤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律的观念;通过六一、元旦、迎新年书画展及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德。
二是举办班干部培训班,培养教师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是班集体中的骨干力量和优秀分子,通过培训使他们明确职责,掌握方法,勇于负责,率先垂范,树立自信,提高能力,切实发挥作用,对形成一个良好班集体至关重要。
三是优秀学生座谈会经常化。我们对每学期受表彰的优秀学生,由相关部门负责,通过讲座、座谈、观看影片、联欢等形式,不断强化优秀学生的荣誉感,促使他们发扬成绩,与时俱进,严于律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达到一枝独秀、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是关心“问题学生”,重视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对学生群体中难以管理的学生和一部分“留守儿童”,我们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从生活、学习、家庭各方面给予关注;并建立转化档案,安排专人作导师,定期家访谈话帮教,跟踪管理,促其进步,通过设立“进步奖”,及时肯定成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发展。
五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通过对学生初中生活各种成果的收集,通过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断反思自己,扬起理想的风帆。
六是完善管理和评价制度,实施科学化制度化管理。首先修订了《学生管理制度》《公物保护与损坏赔偿制度》《学生习惯养成细则》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表现与特长”等方面素质予以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使评价尽可能客观、公正、准确,又使评价本身成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在毕业年级试行几年,效果良好。
七是安全监督员工作常规化。通过建立企业化安全监督体系,在各班设立安全监督员,年级设立安全指导员,学校设立安全总监,形成了学校的安全管理网络,不仅强化了安全观念、安全知识的普及,预防了安全事故,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防范、自我救助、自我管理能力。
八是办好家长学校,家校紧密联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如果三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就有可能造成“5+2<0(5天学校正面教育,加上2天社会的负面影响,结果是不如不教育)的可悲后果。为此我校每年都举办几期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给家长宣传学校的政策,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认识,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与物业服务站和当地派出所的联系,聘请派出所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经常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巡逻,净化教育环境。
九是创新道德实践活动形式,持续办好少年军校。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有教育性,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让地面说话,让墙壁说话,让学校一草一木说话,让学校的空气都充满育人的味道,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我们精心设计了墙壁上、楼道里张贴的名人画像、格言警句,还通过学生承包校园内的一切卫生打扫,包括卫生间的打扫,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了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十几期“少年军校”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孩子送进军营,进行军事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活动中我们与宁夏军区教导大队结成了“军民共建单位”,教导大队成为我校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教育基地。
总之,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正是12岁至15岁的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大,逆反心理很严重,考虑问题容易冲动,极易出问题,因此,教育更要注意艺术性,注意规范化,要入耳入脑入心,春风化雨,方能促进健康成长。
(2010年5月,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
有关守望初心的文章
“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3-08-15
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是和谐,到位而不缺位、补位而不越位是和谐,犹如手掌有五指,指指有其位、指指有作用,合则一个完整的、有力的手掌,分则一个残缺的手掌、残废的手掌,你能说大拇指重要而小拇指不重要吗?在一个单位,则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分层次管理”的原则行使权利,现在又倡导偏平式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益。......
2023-08-15
“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多有诗意的一句话呀!仔细想想我从师范院校一毕业便踏上了讲台,光阴倏忽,一晃三十余年矣,干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说得文雅和崇高一些,就是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因此,执一杆教鞭,干着社会上最神圣、最崇高、最有意义的事情,何其令人激动、让人自豪。“执一杆教鞭”的人很多很多,我只不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2023-08-15
一位好校长的成长过程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好的教育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人们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校长要达到“教师的教师”这一学者型管理者至少得有几桶水。......
2023-08-15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全面和谐发展”这些常见诸报刊的提法,全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特点的论述。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弄清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借鉴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
2023-08-15
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边活动,其核心是决策。而管理个性则是指强调管理的手段更符合员工的个性心理特点,或者可以说是个性化管理微观的部分。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一样,钥匙是用来开锁的,如同管理的职能,但无视管理对象的不同,则如同无视锁子的不同,试图有一把万能钥匙去开所有的锁,则是过分强化了管理的共性。因此个性化管理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2023-08-15
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主动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下要保底”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但暗排名的倾向仍然存在,如何彻底取消排名,从政策上真正贯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措施,还须想办法。在具体政策上,可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政策。......
2023-08-15
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泰勒关于“学习经验”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本质。“先生仅是领路人”一语中的,点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明确学习的根本动因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以学为本,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