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3-08-15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还是学生发展符合现实教育的需求。说到底,这是衡量教育是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遵循教育规律的问题。
新课程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自主学习、回归生活、关注个体生命的需要,倡导开放、生活、民主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终身成功着想的教育思想,鲜明地提出了“用教材教”的理念,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做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以学定教,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因此,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文本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合作顺畅,教学相长,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合作关系。因为学习始终是学习者的自主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身实践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家长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就像吃饭必得自己亲自吃一样,教师可以动员、启发、诱导、示范,但学习确实像吃饭一样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是每个人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因而,教师的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施教,必须心中有学生,眼里有教材,教学有目标,施教有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达成目标,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差异性和教材内容的丰富性,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补充,有所拓展,根据具体学情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都学有所得以至都能会学,这种教育教学设计或安排就叫“量体裁衣”。现在服务行业有一句话叫“度身打造”,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即一切从顾客出发提供优质服务。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无视学生吸收和建构知识的先天区别,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沿着同样的途径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标,这就如同要求所有人都吃同样内容、同样数量的饭菜一样,犯了“削足适履”的毛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借助文本等课程资源,与学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重视学生体验、参与、达成隐性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通过文本等静态课程资源和师生互动生成的动态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以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师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定教,为学生“量体裁衣”,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
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就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度身打造”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而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人才观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正视人才成长的规律,重视人才成长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立足于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教育的本质,切实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媒介,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独特的、丰富的、具体的生命个体,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作是一个个源于不同的生命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要有前瞻性的慧眼,看到天生每人必有才,天生每才必有用,天下无无用之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优势和成才趋向。切实树立多元化评价观,摒弃千人一面的僵化评价模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并且使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仅喊在口头上,而且要扎扎实实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心中有学生,眼里有人才,胸揽万物皆是才,眼观学生喜成功,以一种包容的、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促使每个人各成其才,各具所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有用之才。
运用赏识的武器,鼓励学生在具备基本的品德修养基础上扬长避短,发现自己的优势,着力培养和发展,形成自己的谋生本领和人生追求。要像教练一样,善于慧眼识英才,根据每个人的潜力度身打造,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眼界与胸怀,培养和造就国家有用的人才,要像发现与培养姚明、刘翔这类杰出人才一样,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使其某一方面的才能发展到极致,发展到顶点。我们明白人才都是有一定专长的人,人才不可能是全才,因此要善于捕捉每个人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及时发现潜能予以培养,不断肯定激励,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主动性,把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教”“如何用教材教”。要静下心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认真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倾向与兴趣,为学生度身打造教学策略,选择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促进学生尽快地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育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如何设计教育策略上。如果说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教学目标),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已有明确规定;那么如何教,那只能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了,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纵观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每个人都有一整套“如何教”的绝学。像魏书生老师的“科学与民主”的教学思路,旨在培养学生会学的品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通过“三清”活动和“兵教兵”的方法,也结出了普教新篇章。因而研究教法,研究如何用教材教、如何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是教师的教育基本功,是体现教师心中有学生、为学生度身服务的具体行动,也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导作用的实际表现。
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以教材为媒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落在实处。
(刊于《宁夏教育》2009年第4期)
有关守望初心的文章
“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3-08-15
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是和谐,到位而不缺位、补位而不越位是和谐,犹如手掌有五指,指指有其位、指指有作用,合则一个完整的、有力的手掌,分则一个残缺的手掌、残废的手掌,你能说大拇指重要而小拇指不重要吗?在一个单位,则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分层次管理”的原则行使权利,现在又倡导偏平式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益。......
2023-08-15
一位好校长的成长过程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好的教育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人们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校长要达到“教师的教师”这一学者型管理者至少得有几桶水。......
2023-08-15
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边活动,其核心是决策。而管理个性则是指强调管理的手段更符合员工的个性心理特点,或者可以说是个性化管理微观的部分。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一样,钥匙是用来开锁的,如同管理的职能,但无视管理对象的不同,则如同无视锁子的不同,试图有一把万能钥匙去开所有的锁,则是过分强化了管理的共性。因此个性化管理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2023-08-15
“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多有诗意的一句话呀!仔细想想我从师范院校一毕业便踏上了讲台,光阴倏忽,一晃三十余年矣,干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说得文雅和崇高一些,就是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因此,执一杆教鞭,干着社会上最神圣、最崇高、最有意义的事情,何其令人激动、让人自豪。“执一杆教鞭”的人很多很多,我只不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2023-08-15
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主动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下要保底”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但暗排名的倾向仍然存在,如何彻底取消排名,从政策上真正贯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措施,还须想办法。在具体政策上,可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政策。......
2023-08-15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全面和谐发展”这些常见诸报刊的提法,全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特点的论述。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弄清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借鉴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
2023-08-15
四是关心“问题学生”,重视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七是安全监督员工作常规化。八是办好家长学校,家校紧密联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