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转变人才观念,培养优秀个体

转变人才观念,培养优秀个体

【摘要】:自从有教育以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从教育的角度看,五子各有所“长”,各得其所,皆自立于社会,成为某一行业的“人才”。其实这全是错误人才观的误导。为什么不转变人才观念?

自从有教育以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但对“人才”含义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才”含义在理解上似乎有越来越狭隘的倾向,好像只有学习好、上大学、当什么家等才算是人才,其他都不是。

那么什么是人才呢?《辞海》上说:“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儿童辞海》上说:“品德好、有才能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有品德是大家公认的,因为“品德”指“个人在道德行为上的一贯表现”,像“良好的品德有诚实、谦虚、勇敢、公正等”。而对有才能,则说法不一,应该说“才能”指“才智和能力”,“能力”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本领。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后产生和发展的。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从事大多数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特殊能力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等”,但一些人对此仍没有明确的认识。而今,社会似乎步入了一个以文凭论英雄的时代,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如人才招聘会上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生不用的导向)向全社会发布着同一个信息:所谓人才,就是大学毕业生,就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所以,所有的家长都在教导孩子: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上热门专业。这样,从对孩子的角度,社会、家长、老师均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一个误区:这就是学习好就是“才”。

这种认识,促使一个个本应平凡普通的人都想不平凡起来,使一个个经过努力仍然难以不平凡的灵魂饱尝着失败的痛苦、体验着奋斗的艰辛,无法快乐起来,尤其是从一年级进入校门开始学习就如此,这难道不是错误人才观对人的摧残吗?

有人说,人才,人才,就是先成人后成才。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此的认识是有保留的,具体到做法上则是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像素质教育实施较好的上海市,请家教蔚然成风,便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有一则名为《西邻教子》的故事讲:“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可以看出此五子除一子“敏”而能自立门户外,其余四子均先天不足,但西邻教子有方,认识上有远见,能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为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适应生理条件的职业,结果五子均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皆不患衣食焉”)。从教育的角度看,五子各有所“长”,各得其所,皆自立于社会,成为某一行业的“人才”。假若西邻不从自己孩子的自身条件出发,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一味要求孩子成龙成凤,其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社会上像西邻这样的家长有几个?我们触目所及,均是希望孩子要出人头地的家长,没有一个家长承认自己的孩子有所短。有些家长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心愿强加在孩子头上,渴望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为自己的孩子越俎代庖,设计未来的样子,不大考虑孩子现实的条件;真正有西邻这样头脑的人的确不多,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我们的教育在促使着所有的人做“伟人梦”,从而造成教育结果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形成“万人齐过独木桥”,使大量的莘莘学子成为“落水者”,饱尝了本不该尝到的失败、痛苦的煎熬,在就业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这是家长的过错,还是教师的过错?是教育的过错,还是社会的过错?其实这全是错误人才观的误导。

加拿大有一个16岁的高二学生叫琼尼•马汶,读书很费力。一天,一位心理学家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孩子用双手捂住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期望着我有出息。”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这个孩子从此再没有上学。马汶在活计难找的情况下,一开始替人整修园圃,修剪花草。不久,就凭经他修剪的花草无出其右的繁茂美丽而为人们所注意。后来他主动将市政厅门前的垃圾地改建成花园而受到全城百姓的夸赞。马汶至今没有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25年后,他已经成为一名园艺家。他用行动使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骄傲。

可是我们却漠视人的社会差异,不肯承认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多层次的人才的现实,尤其是不愿意让我们自己的孩子成为中初级人才。为什么对社会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一般技工,既需要政治家、军事家也需要公务员、士兵、服务员的现实情况不予承认呢?如果承认,又为什么不立足现实细加分析,就一味强求我们的孩子(学生)去做那客观上注定是寥寥无几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为什么不转变人才观念?能成为将军固然不错,不能成为将军做一个忠于职守的士兵不也是一样很好吗?能成为科学家固然不错,不能成为科学家成为一名服务员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不也是很光荣吗?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为什么非要逼着跛子去做长跑冠军、逼着诸葛亮去抡大刀呢?如果拿衡量关羽的标准去衡量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是人才,这岂不是大笑话。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我们的古人、像加拿大人那样因材育“才”、面对现实呢?

据报载,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肖光,其毕业档案里,没有“三好”“十佳”或奖学金记录。而该学院学生人人向往的天津著名四星级涉外饭店——凯悦饭店却“拿他当宝贝”,重点培养两年后,安排他到各个部门轮岗锻炼一至两个月,一年后任命他做前台经理。而肖光的其他被学校认为很好的同学却未被选上。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教育界对人才的认识也存在一定错位。

因此,端正人才观念,拓宽“人才”含义的内涵,不仅仅是家长、老师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适应21世纪的要求,借素质教育的东风,迅速转变人才观念,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人才的含义,使各层次的人才成长起来,尤其是中低层次的人才理直气壮地发挥作用,更重要的,使这些未来的初中级人才——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能够快乐地、健康地成长在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不要为所谓的远大理想而放弃应有的欢乐,结果未成为伟大的人,连普通的人做起来也困难,因为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欢乐,卷入了竞争,饱尝了痛苦,这些,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那么,正确的人才观是什么呢?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人才就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科学家是人才,牛肉面大王也是人才;名医是人才,空中飞人也是人才;大学教授是人才,一般技师也是人才。创造性劳动,既包括物质领域的创造,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也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如文学创作、艺术构思等。人才不光指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人才是有类别和层次的。从社会需要和实际可能来说,智能很高、贡献很大、影响深远的杰出人才,毕竟是少数,而更多的大量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初、中级人才,如大饼做得好、木工做得好、绣花绣得好、烧菜烧得好的人都是人才,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做出了一定贡献,即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而这些都是人才。现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全面和多样化,这为各层次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适应这一形势,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各级各类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加上人才市场的日渐完善,人才交流和使用日渐普遍和平常,这一切都将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才”的含义,恢复“人才”的本来面目。这样,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好局面将会出现,而我们的孩子将能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素质教育将得到更好地落实。

我们亟盼并努力营造这一局面。

(刊于《石油教育》199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