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观复国学·姜夔《扬州慢》评论

观复国学·姜夔《扬州慢》评论

【摘要】:南宋·姜夔淳熙丙申至日[211],予过维扬[212]。夜雪初霁,荠麦弥望[213]。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15]。过春风十里[219],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220],废池乔木[221],犹厌言兵。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根据词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211],予过维扬[212]。夜雪初霁,荠麦弥望[213]。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214]。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15]

淮左名都[216],竹西佳处[217],解鞍少驻初程[218]。过春风十里[219],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220],废池乔木[221],犹厌言兵。渐黄昏[222],清角吹寒[223],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224],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225]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226],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227],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词人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内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根据词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