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注重其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实践主体有着明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自发地形成过程,它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觉选择,而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注重其精神实质。像邓小平所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6]为此,我们不应在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和某些词句上纠缠不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必须掌握其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如何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党的历史上曾经存在两种态度:一是教条主义态度;二是实事求是态度。“教条主义”忽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则立场,他们把经典作家的著作当教条,行动上奉行“拿来主义”。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如果不经消化,盲目地套用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只会造成理论“水土不服”。教条主义的态度表面上似乎思想很革命,但实际上思维是非常僵化的,彻底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实事求是的态度表面上似乎思想不够革命,但实际上最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加强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实践不断发展,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必须不断推进。正如一切所谓正确的理论,如果是与从本本中得来“实际”结合、与过去的实际结合,而不是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是不可能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在现实中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不愿弯下身子去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只是摆摆花架、走走过场,不去掌握当时当地的真情实况,盲从领导指示,只从报喜不报忧的片面数据材料出发妄作决断,用这种决策来指导工作实践,当然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作失误。更遗憾的是,有的人不去反省导致工作失误的原因,反而把导致其工作失误的原因归咎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管用了”。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完整理解并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其基本原理,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客观实际,只有把以上两方面都做到,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实践主体有着明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自发地形成过程,它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觉选择,而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取得新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在领导人民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并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一部分,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需要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发展性,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