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由认识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在具体实践中反复进行的,不可能一次就完成,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也不断实现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2023-08-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注重其精神实质。像邓小平所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6]为此,我们不应在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和某些词句上纠缠不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必须掌握其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如何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党的历史上曾经存在两种态度:一是教条主义态度;二是实事求是态度。“教条主义”忽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则立场,他们把经典作家的著作当教条,行动上奉行“拿来主义”。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如果不经消化,盲目地套用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只会造成理论“水土不服”。教条主义的态度表面上似乎思想很革命,但实际上思维是非常僵化的,彻底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实事求是的态度表面上似乎思想不够革命,但实际上最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加强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实践不断发展,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必须不断推进。正如一切所谓正确的理论,如果是与从本本中得来“实际”结合、与过去的实际结合,而不是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是不可能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在现实中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不愿弯下身子去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只是摆摆花架、走走过场,不去掌握当时当地的真情实况,盲从领导指示,只从报喜不报忧的片面数据材料出发妄作决断,用这种决策来指导工作实践,当然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作失误。更遗憾的是,有的人不去反省导致工作失误的原因,反而把导致其工作失误的原因归咎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管用了”。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完整理解并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其基本原理,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客观实际,只有把以上两方面都做到,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实践主体有着明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自发地形成过程,它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觉选择,而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取得新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在领导人民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并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一部分,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需要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发展性,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新的胜利。
有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由认识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在具体实践中反复进行的,不可能一次就完成,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也不断实现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2023-08-15
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再加上自身一段时期的主观错误,列宁的金融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局限于对列宁金融理论认识的简单化和机械化,中国共产党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精辟见解,是党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理论的科学理论成果。......
2023-08-15
为确保完成金融改革,中国共产党实施了加强金融系统党组织垂直领导的重要举措,以防范金融风险。成立金融工委和金融党委,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措施,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系统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决策。......
2023-08-15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经济、金融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新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曾全力抑制通货膨胀,是建立在“仍然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争取物价稳定,制止通货膨胀的工作,并取得了维护币值稳定,制止通货膨胀的胜利,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候,陈伯达竭力鼓吹假共产主义,制造“货币无用”论。......
2023-08-15
中国共产党认为,金融事业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0]讲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以融资为己任的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关于金融的思想对改革开放时期金融工作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起来。党中央认为,坚定信心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问题。......
2023-08-15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根据地的金融工作要依照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多次波折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违背金融发展规律有关。邓小平的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发展金融工作思路的转变,从过去急于求成到遵循金融本身发展规律来发展金融的转变,为新时期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胡锦涛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体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条主线的延续。......
2023-08-15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金融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形成的,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所以,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金融的理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用来指导中国金融实践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考察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2023-08-15
同时,由于长期纠缠于姓“社”、姓“资”问题,一部分人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面临如何看待金融改革,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看待金融改革的原则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的思想,主张证券、股市要坚决地试,以坚定金融改革,坚定发展金融事业的决心。1986年12月19日,邓小平专门作了《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谈话,他强调说:“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