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显著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显著

【摘要】:200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56%[14]。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提升自身经营水平,“与狼共舞”,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能否在全球化金融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这是党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出的明确的要求。按照党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路,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持续改革,经营质量日益提高,在国际金融业地位日益凸显。

200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56%[14]。多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在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卓著。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经营机制和公司管理的缺陷与不足,再加上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包袱,所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经营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弊病,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被动局面,按照“真正银行”的要求,在发行2 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的基础上,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其职责主要就是为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增强竞争力创造条件。加入WTO以后,根据相关协议,2006年以后,我国金融市场面临全面对外资本开放的形势,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改革,时不我待。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提升自身经营水平,“与狼共舞”,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能否在全球化金融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专门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坚持主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金融内部管理的模式,提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这是党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出的明确的要求。按照这个金融改革的目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要完善包括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为支撑的公司治理机构;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在重点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同时,开展国有商业银行的配套改革,如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等。

按照党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路,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持续改革,经营质量日益提高,在国际金融业地位日益凸显。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西方主要经济体岌岌可危,著名金融机构包括美国的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顶级投资银行发生危机甚至相继倒闭。相比之下,中国各大银行的经营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税后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成。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税后利润930亿元人民币,被称为“全球最盈利银行”。在“2008中国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质量良好,他说:“到(2008年)1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61.1万亿元(人民币)。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今非昔比,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商业银行资产占整个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9.5%。银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