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金融政策为抗战中心工作服务

金融政策为抗战中心工作服务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金融工作以促进抗战顺利进行的实践中,认识到金融工作要始终围绕抗战的中心工作进行。但在抗战迫在眉睫、形势危机下,金融要为抗战的军事服务。为此,中国共产党有力地执行了抗战期间金融服务抗战中心的思想。由于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战中心工作采取了灵活机动的金融政策,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求,实现了活跃经济、促进抗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通过金融工作也扩大了阶级基础,受到民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金融工作以促进抗战顺利进行的实践中,认识到金融工作要始终围绕抗战的中心工作进行。1938年8月17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写信给晋察冀边区领导人聂荣臻等,全面阐述了边区政府和银行所应采取的货币发行政策,这实际代表了各抗日根据地所执行的货币发行政策。毛泽东认为“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将来军费的来源”[13]战争时期,根据地银行发行货币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满足军队作战的需要。常规来讲,货币发行应以促进商品流通为目的。但在抗战迫在眉睫、形势危机下,金融要为抗战的军事服务。在金融为军事服务思想的指导下,金融为各根据地的武装发展、壮大提供了经济支持。

为此,中国共产党有力地执行了抗战期间金融服务抗战中心的思想。在金融的参与的主体上,中国共产党一改过去排斥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甚至官僚资产阶级参与的政策,主动邀请他们入股集资根据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允许地主等开办私人金融钱庄,收取一定的利息,照顾农民和地主两方的利益;在金融的服务对象上,除了向农民等工农主体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外,也向私人工商业者发放低息贷款;在金融服务策略上,响应党采取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扩大经营对象,拓展经营内容。在货币发行和流通上采取惠及友军的方式;在金融服务的目的上,金融利益服务于全体中华民族,为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提供金融保障。由于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战中心工作采取了灵活机动的金融政策,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求,实现了活跃经济、促进抗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通过金融工作也扩大了阶级基础,受到民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