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恩格斯金融理论:回归银行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理论:回归银行属性

【摘要】:就银行本身的属性来看,不管是资本主义的银行还是社会主义的银行,其本质属性体现的作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机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银行的本质属性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认识银行的本质属性,反思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银行性质的认定。具体来说,要回归银行的企业属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虽然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离开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银行与资本主义的银行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就银行本身的属性来看,不管是资本主义的银行还是社会主义的银行,其本质属性体现的作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机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银行的本质属性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认识银行的本质属性,反思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银行性质的认定。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曾把银行当做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一个下属行政机关,忽视了银行的本质属性,忽视了银行控制货币发行、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资本主义条件下银行长期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银行是一个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机构,它绝不是、也绝不应该是国家下属的一个行政机关。从这一点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就是经营有偿使用货币资金的企业,它要像商业部门创造商业利润那样创造银行利润。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5年,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后,明确提出了“各专业银行应该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的思路,把人民银行改革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开来,各专业银行按照企业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壮大银行企业的实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资金融通功能。具体来说,要回归银行的企业属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首先,改变资金供给制,为专业银行企业化运作创造条件。资金供给制是由财政转移到银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产物,过去资金供给制的执行是银行和企业难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严重地妨碍了银行和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它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改变思想观念,认识银行本质属性,厉行金融体制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按照现代金融的要求搞好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企业化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银行只有以创造商业利润为指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而非按照行政命令去经营,才能够发挥金融的作用。这就涉及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行政机构与金融企业机构的关系,通过排除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的过度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在业务上的过多包揽,发挥银行自主经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