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3.猜礼物游戏: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

13.猜礼物游戏: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

【摘要】:)里放入孩子喜欢的“礼物”,通过找找、猜猜、说说,巧妙地将游戏和教学融合。)3.第二次游戏提问:不能问颜色,还能怎么问呢?(帮助幼儿学习用排除的方式猜礼物。

背景介绍

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认识立体图形(能认识并找出礼物盒的某一个面所呈现的图形与整个盒子之间的关系),为图形命名(能够说出礼物盒是什么图形)。

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幼儿已经积累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经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等几何图形,并能够命名),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辨认平面与立体图形,能够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等,但是他们很少思考、辨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关系,在辨识立体图形的时候不会用图形的特征进行辨识等(比如,幼儿在认识长方体时,他们认同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但却不认同6个面中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而将其认为是正方体),这说明幼儿在辨识立体图形的时候还是以主观感受为主,对图形特征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

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

“猜”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游戏形式,在个别化学习中他们也经常结伴开展类似“猜”的游戏;那么,根据什么线索“猜测”、怎样才能得到“礼物”?教师通过在形体各异的“罐子”(长方体罐子、正方体罐子、三棱柱罐子……)里放入孩子喜欢的“礼物”,通过找找、猜猜、说说,巧妙地将游戏(赢得礼物)和教学(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融合。

图一

图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述。

2.在猜测中,学习推理、提问的方法。

活动准备

立体图形的罐子(正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的长方体1个,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2个,三棱柱)(见图三);藏礼物罐子(见图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见图五);小礼物若干,垫子若干;磁性图形片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图三

图四

图五

活动重点

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难点

能够运用推理、提问的方式完成游戏。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几何图形找朋友

玩法:一个立体图形找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它们之间要有关系,找到图形朋友后把它放在“垫子”上,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1.第一次游戏

提问:谁和谁是好朋友,它们有什么关系?

(教学提示:教师在该环节要引导幼儿回答,比如:正方形和正方体是好朋友,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将找到的平面图形在磁性板上记录……)

2.第二次游戏(玩法同上,教师及时将其记录在磁性板上)

提问:一个立体图形只能有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吗?(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这次我们每个小朋友要选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图形并为它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将它贴在板上。

小结:原来,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有的立体图形还可以找到几个平面图形做朋友。

(教育提示:该环节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回忆图形的名称,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材料提供上,如12名幼儿开展游戏,教师可提供6个平面图形(2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2个三角形),6个立体图形(1个正方体、3种不同形态的长方体、2个三棱柱);在第一次游戏中,幼儿基本都能够平面与立体图形“配对”(找到朋友),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某一组图形为例,组织观察与讨论;第二次游戏前,教师强调“找一个不一样的图形做朋友”,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立体图形只能找到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几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在归纳总结时,教师可利用游戏中出现的具体“案例”,为之后的“猜礼物”环节做好铺垫。)

二、玩游戏:猜礼物

1.宣布玩法和规则

玩法:这里有几个盒子,礼物就藏在其中的某一个盒子里;猜礼物时,小朋友只能坐在位置上向老师提问,老师用“是或者不是”回答;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盒子中的礼物。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规则:(1)小朋友只能坐在位置上提问题;

追问:能不能离开位置?能不能碰盒子或打开盒子?)

(2)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2.第一次游戏(出示两个颜色不同、形体相同的盒子,礼物藏在其中一个盒子中)

提问:可以怎么问呢?(让幼儿观察、思考后发问。)

追问:礼物是藏在什么盒子里呢?(引导幼儿问:礼物是藏在红色的盒子里吗?)

3.第二次游戏(出示2个颜色相同、形体不同的盒子,礼物藏在其中一个盒子中)

提问:不能问颜色,还能怎么问呢?(幼儿思考。)

礼物是藏在什么盒子里呢?(引导幼儿问:礼物是藏在三棱柱的盒子里吗?)

反问:如果不能用颜色、名字提问,还能怎么问呢?(让幼儿说说。)

小结:原来,想猜出礼物藏在哪个盒子里,还可以根据两个盒子上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来提问。

4.第三次游戏(提供的盒子同第二次游戏,目的是帮助幼儿巩固玩法)

教师:这次请一个小朋友来藏礼物,谁愿意来猜?

提问:礼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呢?

(请藏礼物的孩子来回答“是”或“不是”。)

5.第四次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三个不同的盒子来藏礼物)

提问:礼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呢?

追问:哪一个肯定不是的?(帮助幼儿学习用排除的方式猜礼物。)

小结:想要猜出礼物究竟藏在哪个盒子里,还可以根据盒子(立体图形)的“面”来提问(比如,盒子上有长方形吗?盒子上有三角形吗?),这样就能够猜到礼物藏在哪个盒子里。

(教育提示: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经验解决问题。幼儿第一次接触“猜”的游戏,可选择两个形体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盒子,以降低幼儿提问的难度。如,礼物是藏在绿色的盒子里吗?当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之后,教师可出示相同颜色、不同形体的盒子,并要求幼儿不能直接说出盒子的名字(比如:礼物是藏在长方体的盒子里吗?)教师在选择盒子时,可以从特征明显的盒子(正方体和六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入手;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教师可提出“只问一个问题能够猜出礼物在哪个盒子里吗?”这一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积累“不同形体其表面会有相同的平面图形”这一相关经验,在增加游戏挑战度的同时,提升推理、概括等能力。)

三、活动延伸

问题思考:今天我们在两/三个盒子中藏礼物、猜礼物,如果在更多的盒子中让你“猜礼物”,能用今天的方法吗?怎么问能很快得到礼物呢?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情节,制作一份个别化数学材料,让幼儿能够在后续自主操作中开展分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