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数学游戏:图形骰子翻翻乐,让孩子快乐学数

幼儿数学游戏:图形骰子翻翻乐,让孩子快乐学数

【摘要】: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骰子”是幼儿熟悉的玩具,“抛骰子”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但“辨识图形、用语言描述图形特征等”是中班阶段需要积累的经验点,因此教师设计了“图形骰子翻翻乐”游戏,巧妙地将各种图形纸片粘贴在骰子的六个面上,在“抛骰子”“翻骰子”游戏中帮助幼儿感知、积累图形的特征。)二、游戏“图形骰子翻翻乐”1.介绍玩法和规则玩法:现在我们玩一个“图形骰子翻翻乐”的游戏,怎么玩呢?黄队请听儿歌(2遍)。

背景介绍

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辨识图形(椭圆形、梯形、圆形等),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能根据要求快速翻图形)。

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幼儿虽能快速、正确地说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常见图形的名称,但一旦图形改变方位或出现变式,大部分幼儿就不认同它还是原来的图形(比如,三角形、椭圆形、梯形改变方位后,幼儿会不认同它还是原来的图形)。在图形认知早期,让幼儿关注形状的特征比知道形状的名称更为重要,只有熟练掌握了不同形状的基本特征,才能从具体感知特征中抽象出对于形状的认知。

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

“骰子”是幼儿熟悉的玩具,“抛骰子”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但“辨识图形、用语言描述图形特征等”是中班阶段需要积累的经验点,因此教师设计了“图形骰子翻翻乐”游戏,巧妙地将各种图形纸片粘贴在骰子的六个面上,在“抛骰子”“翻骰子”游戏中帮助幼儿感知、积累图形的特征。

图一

图二

活动目标

1.继续积累并感知图形(梯形、椭圆形等)的多种变式,借助对图形特征的语言描述翻出图形。

2.理解并遵守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游戏用的大泡沫垫组合而成的图形骰子14个,6个面分别贴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等图形(见图三);教师示范用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等各1个(见图四);第一次指令图形(见图五);单响筒1个;红五星6个;白色磁性板1块。

图三

图四

图五

(教学提示:在活动场地中间的地上用红色3M胶带围合1个长方形的空间,供幼儿游戏;在场地左右两边的地上用蓝色3M胶带贴1条直线,供幼儿摆放骰子。)

活动重、难点

感知图形(梯形、椭圆形)的多种变式,借助对图形特征的语言描述翻出图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抛骰子”

1.幼儿认识骰子,说说图形名称

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骰子,看看骰子的每一个面上有些什么。(三角形、圆形……)

小结:原来骰子的每一个面上都有一个图形,所以它是一个图形骰子。

提问:转动骰子,你还认识骰子上的图形吗?(教师翻骰子,幼儿辨识图形。)

追问:这是什么图形?转动以后还是××图形吗?

(教学提示:教师边提问边转动骰子,目的是帮助幼儿辨识图形,同时让幼儿理解图形改变方位后还是同一种图形。)

2.幼儿玩“抛骰子”游戏,说说图形名称并找相同的图形

(1)请幼儿每人从场地两边取1个骰子,找个空地方做好准备,听到教师的指令“1、2、3,抛骰子”后抛出骰子,并说出骰子上的图形名称。(玩两遍游戏。)

(2)再次玩“抛骰子”游戏,说出图形名称后,找相同的图形做朋友。

(教学提示:“抛骰子”游戏结束后,教师应提示幼儿将骰子放回场地两边的线上,为后续的游戏作准备。)

二、游戏“图形骰子翻翻乐”

1.介绍玩法和规则

玩法:现在我们玩一个“图形骰子翻翻乐”的游戏,怎么玩呢?请听仔细。我是裁判,小朋友分红、黄两队开展比赛。当单响筒敲“笃笃笃”时,两队队员根据要求“翻骰子,找图形”;“笃笃笃”声停下时,两队队员立刻停下回到座位;最后比一比,哪队根据要求翻出的图形多,就获得胜利,能得到一颗红五星。

规则:“笃笃笃”声响起,根据要求翻图形;“笃笃笃”声停下,立刻回座位。

追问:听明白玩法和规则了吗?有没有问题?

(教学提示:教师讲述玩法时应辅以动作演示,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师的追问既可以了解幼儿对玩法和规则的理解程度,又是给予幼儿思维的空间。)

2.幼儿游戏

(1)第一次游戏(2名幼儿,6个骰子;红队—圆形,黄队—正方形)

导入:我们先试玩一次游戏,红队、黄队各派1名队员参加比赛,请参赛选手取6个骰子放在长方形的框中。

(教学提示:这个环节是试玩游戏,参与游戏的人数不宜过多,主要是为了给所有幼儿做示范。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幼儿放好骰子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数一数骰子的数量,验证数量正确后开始游戏。)

游戏后分享:哪一队根据要求翻出的图形多?圆形多还是正方形多?

谁能赢得红五星?能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获得胜利吗?

别人翻过的骰子还能再翻吗?

小结:想赢得比赛,一定要听清楚要求并记住翻什么图形,然后快速翻骰子;只要单响筒声音不停,别人翻过的骰子也能再翻。

(2)第二次游戏(6名幼儿,10个骰子;听指令翻骰子)

导入:刚才“看卡片翻图形”太容易了,这次要请队员听清楚裁判的“要求”再翻骰子。比赛正式开始,现在每队各派2名队员,取10个骰子进行比赛。(幼儿放好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数一数骰子的数量,验证数量正确后开始游戏。)

口述指令:红队:这个图形有四条边,上下两条对边一条短一条长,有的两旁对应的边斜斜的,像梯子,也有的是1条直直的1条斜斜的;黄队:扁扁的、长长圆圆的,像鸡蛋。

追问:听明白了吗?还需要再听一遍吗?

(教学提示:教师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时,语速要慢、口齿要清楚并配上手势,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师提出要求后要给幼儿留有思考的空间,不要急于让幼儿回答,如果幼儿没听清楚可再描述一遍指令,或者带领幼儿共同描述。)

游戏后分享:红队应该翻什么图形?是不是都是梯形?

哪一队根据要求翻出的图形多?有几个?哪一队能得到红五星?

(教学提示:这部分主要是加深幼儿对椭圆形和梯形的认识,如果幼儿出现争议,教师可出示相应的卡片进行比对。如幼儿对梯形变式有争议,教师则出示梯形卡片,并在钉板上用橡皮筋勾出直角梯形等梯形的变式,帮助幼儿理解。)

(3)第三次游戏(5名幼儿,14个骰子;听儿歌翻骰子)

导入:这次游戏每队各派3名选手,把所有骰子都搬到中间地上的长方形框中。

口述指令:红队请听儿歌(弯弯边、没有角,这样的图形翻出来)(2遍)。

黄队请听儿歌(四条边、四个角,这样的图形翻出来)(2遍)。

游戏后分享:哪一队翻出的图形多?红五星送给谁?

你觉得听到“弯弯边、没有角”应该翻什么图形?

你觉得听到“四条边、四个角”应该翻什么图形?

(教学提示:游戏后分享的内容需根据现场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幼儿根据“弯弯边、没有角”的指令翻出了圆形,教师在加以肯定的同时需要继续追问:“‘弯弯边、没有角’是不是只能翻圆形?”以引发幼儿思考、讨论。待幼儿达成共识后,可组织幼儿再次游戏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如果幼儿根据“弯弯边、没有角”的指令翻出了椭圆形和圆形,教师可通过反问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我只说了‘弯弯边、没有角’一句话,你们就能同时翻出圆形和椭圆形呢?”同时出示圆形、椭圆形卡片进行比较。对“四条边、四个角”的验证也依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