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快乐学数:幼儿思维数学游戏大班老狼老狼几点钟

快乐学数:幼儿思维数学游戏大班老狼老狼几点钟

【摘要】: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游戏,该游戏玩法简单、趣味性强、可变化的空间较大,在“逃与抓”的对弈中深得幼儿的喜欢。)二、玩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1.宣布游戏玩法和规则玩法:“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还有不一样的玩法,怎么玩呢?

背景介绍

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单双数(区分10以内小羊的数量是“成双”还是“成单”),数的分解与组合(10以内数量的小羊,分别躲在2个羊圈中),目测数群(根据骰子显示的数字,点数、目测或按群计算参与游戏的小羊数量)。

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幼儿积累了“10以内的单双数、数的组成、目测数群”等相关数经验,然而他们虽能快速判断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已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但一旦在生活、游戏中碰到具体的问题,他(她)们往往不会主动运用这些经验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

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游戏,该游戏玩法简单、趣味性强、可变化的空间较大,在“逃与抓”的对弈中深得幼儿的喜欢。教师以幼儿兴趣为主,巧妙地将数学内容(单双数、数的组成、目测数群等数元素)融进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中,通过游戏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出现,让幼儿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自然地将积累的数经验在解决问题中得到运用。

图一

图二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单双数、数的分解与组合、目测数群等)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图三

2.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运用单双数、数的组成、目测数群的经验开展游戏。

活动难点

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用数学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塑料圈3只(红、绿、黄色各一个,见图四),羊和狼磁性贴片各一个(见图五),“老狼”面具一只(见图六),数字卡片和小羊数量记录卡片若干(见图七),白色磁性板一块,骰子1只(六面数字分别:5、6、7、8、8、10)(见图八)。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猜猜“玩什么游戏”

提问:(出示游戏材料)你觉得“我们可能玩什么游戏?”(教师边说边用手势指点材料,并让大部分幼儿大胆猜测。)

2.说说“游戏怎么玩”

导入:小朋友真棒,能根据白板上“羊和狼”的图片、老狼的面具等线索有根据地猜,今天我们就是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提问:还记得“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是怎么玩的吗?请说说。

小结: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小羊问老狼时间,老狼回答;当小羊听到时间到“12点钟”时,就赶紧逃回家里,不然就要被老狼抓走。

(教学提示:活动开始部分教师让幼儿根据“活动材料”猜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有目的地猜测(即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从而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为引导幼儿有目的地猜测,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可以用肢体语言暗示幼儿(手势一一指点材料)开展推测;材料中提及的3只塑料圈,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只能出示2只,另1只圈必须藏在幼儿看不见的地方。)

二、玩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宣布游戏玩法和规则

玩法:“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还有不一样的玩法,怎么玩呢?请听仔细。小朋友们扮小羊,我是老狼,这是两个羊圈(教师边说边将两只塑料圈放在幼儿面前);游戏开始,小羊围着羊圈边走边问老狼时间,老狼躲在山洞里回答。当小羊听到“12点钟”时,马上逃回“羊圈”原地坐下不能走动,老狼倒计时“3、2、1”后冲出山洞抓小羊。如果两个“羊圈”中小羊的数量一样多,小羊胜;如果两个羊圈中小羊的数量不一样多,老狼胜。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

规则

(1)时间到“12点钟”,小羊才能逃回羊圈原地坐下不能走动。

(2)2只羊圈中小羊的数量一样多,小羊胜;2只羊圈中小羊的数量不一样多;老狼胜。

2.幼儿尝试第一次玩游戏

出示数字卡片4,请4只小羊玩游戏。

教学提示:(1)教师说游戏玩法时语速要稍慢,以帮助幼儿理解;宣布玩法后的提问“听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主要是了解幼儿对游戏玩法的理解,同时也是鼓励幼儿敢于大胆提出疑问,同时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提出问题后应适当停顿,不马上宣布规则,给幼儿留有思考的空间。(2)让4只小羊尝试玩游戏,目的帮助群体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3)如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再次以规则为前提,让幼儿当场作出调整,帮助群体幼儿理解规则。

3.幼儿开展游戏,师生共同记录结果。

掷骰子,决定参加游戏的小羊数量,教师记录结果。

导入:游戏正式开始,几只小羊开展游戏呢?我们请骰子来决定,骰子掷到几,就请几只小羊做游戏。

相关问题

这次是几只小羊玩游戏?

数数现在几只羊?除了1个1个数,还可用什么方法数呢?

你觉得这一次是小羊胜还是老狼胜?请说说理由。

(备注:游戏共进行6次,玩法、规则同上。)

三、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发现“输赢”的秘密

提问:游戏玩了好几次了,老狼想不通了,我怎么一会儿输、一会儿赢呢?看看记录,能发现小羊和老狼“输赢”的秘密?说说理由。

追问:为什么小羊的数量成双就能获胜?请说说理由。

为什么老狼的数量成单就能获胜?请说说理由。

小结:2只羊圈,小羊的数量成双,小羊胜;2只羊圈,小羊的数量成单,老狼胜。

提问:在1~10的数量中,还有哪些数量的小羊游戏中没玩过。(幼儿推理。)

2.出示数字卡(1、2、3、9),幼儿判断并记录输赢结果

教学提示: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小羊的数量(双和单)与输赢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分享,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让幼儿从无意识学习到有意识学习。

3.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导入:9只小羊的数量成单,一定是老狼赢。

提问:有什么办法让9只小羊赢呢?(幼儿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出第三个羊圈。)

小结:小羊和羊圈的数量和游戏的“输赢”是有关系的。

教学提示:当教师提问后,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应充分地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个别幼儿提出增加“羊圈”时,应该先让幼儿说理由,而后问群体幼儿这个办法是否可行,如答案一致再出示第三个“羊圈”;反之,如果幼儿都没有想到出现第三个羊圈,教师可提出问题:“小羊的数量不能改变,那么羊圈的数量能不能改变呢?”以此促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情节,制作一份个别化数学材料,让幼儿能够在后续自主操作中开展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