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思维数学游戏!快乐学数、智慧玩数!

幼儿思维数学游戏!快乐学数、智慧玩数!

【摘要】: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游戏,让幼儿装扮成各种模样的“小羊”开展游戏,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了幼儿的兴趣点。在游戏中,为了不让老狼“抓走”,小羊(小朋友)通过听指令躲藏并寻找自身与同伴身上的“相同特征”躲避大灰狼。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的玩法。)二、玩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1.介绍游戏的玩法玩法: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背景介绍

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学习按物体的一个明显特征进行分类和归并,比如:根据小羊的羊角、羊毛、皮毛的颜色等。

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幼儿对物体的颜色、大小等明显特征比较敏感,而对物体种类等其他的属性特征关注甚少,在小班阶段开展分类活动是比较困难的。

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

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游戏,让幼儿装扮成各种模样的“小羊”开展游戏,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了幼儿的兴趣点。在游戏中,为了不让老狼“抓走”,小羊(小朋友)通过听指令躲藏并寻找自身与同伴身上的“相同特征”躲避大灰狼

教师希望通过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经验”,让幼儿在“躲躲找找”中,主动发现“小羊身上的不同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匹配经验来解决游戏中“不被大灰狼抓走”的问题,为以后的分类活动做好准备。

图一

图二

活动目标

根据小羊的某一外部特征(颜色、羊角、羊毛)进行匹配,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的玩法。

2.物质准备:小羊头饰15个(直角、弯角,见图三);小羊背心15件(白、黑、黄3种;直毛、卷毛2种,见图四);大呼啦圈3个(红、黄、绿)。

图三

图四

活动重点

发现小羊的明显特征并进行匹配。

活动难点

用语言描述小羊的外部特征,并尝试讲述理由。

活动过程

一、说说“小羊”

导入语:你们今天打扮得真漂亮,你们都是谁?(小羊)

关键提问:你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小结:原来小羊都不一样,小羊头上的羊角不一样,有的角是尖尖的,有的是弯弯的;小羊的皮毛颜色不一样,有黄羊、白羊还有黑羊;小羊身上的毛也不一样,有的直直的,有的卷卷的。

(教学提示: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幼儿熟悉并描述自身装扮小羊的特征,为之后的匹配活动做准备。1.小班幼儿的记忆力时长较短,建议在有镜子的活动室内开展活动,让幼儿能够随时观察自己装扮的小羊有什么特征。2.在让幼儿讲述你是一只怎样的小羊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帮助幼儿找到和同伴相同的特征,为后续的游戏做铺垫,比如:当一名幼儿描述“我的角是尖尖的”,教师马上要问:“还有谁也是这样的?”……)

二、玩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介绍游戏的玩法

玩法: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你们是小羊,我来做老狼,这是小羊的“家”(呼啦圈);游戏开始,老狼在前面走,小羊跟在老狼的身后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当小羊听到老狼说“天黑啦”,就赶紧逃回“家”原地坐下;老狼数数数到5,就冲出来抓小羊;如果一个“家”里小羊的头上、身上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老狼就不能抓走小羊,如果一个“家”里小羊头上、身上没有一个地方相同,就要被老狼带回家。

2.幼儿玩游戏

第一次:幼儿尝试玩游戏(3个圈,4名幼儿)

导入:我们先来试一试,请4只小羊来玩游戏!(点数请出4只小羊。)

小羊们,记得一个“家”里的小羊头上、身上一定要有相同的地方哦!

游戏后分享:小羊都躲到羊圈里了吗?(教师边说边围着圈逐一检查。)

××家的小羊能抓走吗?

小羊的头上、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仔细看看红红家的小羊什么地方相同?

……

小结:黄黄(红)家的小羊头上的羊角相同,都是弯弯的,所以老狼不能抓它们回家!……

(教学提示:第一次游戏主要是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强调“小羊躲好了就不能出来了,出来要被大灰狼吃掉了”。为之后的游戏中,激发幼儿寻找相同的特征做好准备;如发现幼儿出现“错误”,可让幼儿进行调整,帮助幼儿在观察后理解小羊特征“相同”的含义。)

第二次游戏(3个圈,6名幼儿)

导入:现在游戏正式开始,刚才老狼一只小羊也没有抓到,肚子好饿,这一次老狼要多请几只小羊来做游戏,希望能抓到小羊!(请没参与的另一部分“小羊”游戏。)

游戏后分享:××家的小羊我能抓回去吗?

小羊的头上、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家的小羊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

小结:原来光看××还不行,小羊可能××是相同的!

(教学提示:教师通过“小羊头上或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是相同的”等提示,引导幼儿关注并发现同一个圈内的小羊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当幼儿找到之后,教师可以小结“这是什么家”,并用手画圈将他们归为一类,帮助幼儿形成集合概念。)

第三次游戏(2个圈,6名幼儿)

导入:小羊们真聪明,玩了两次游戏老狼一只羊也没有吃到,肚子好饿,我要想个办法,如果去掉一个家,再多请1只小羊玩游戏,老狼就一定可以抓到小羊!

第四次游戏(2个圈,7名幼儿)

游戏后分享:××家的小羊我能抓回去吗?

你们头上、身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

(教学提示:此环节是游戏“有挑战”的部分,可能出现分类的情况,也可能在游戏中幼儿找的特征不是一个维度的,如:直毛的家、黄色的家等。教师也应该从游戏规则的角度出发,认可幼儿的方法。)

三、活动延伸

你们是一群聪明又勇敢的小羊!今天老狼一只小羊也没有抓到,只好饿着肚子回家了!这个游戏好玩吗?明天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再玩,到时候就要难一点咯,请你们动动脑筋找和自己有两个相同地方的小羊躲在一起!

(教学提示:该环节主要是引发幼儿能同时关注物体两个维度的特征,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是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初步铺垫的,教师可视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或缩减。)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情节,制作一份个别化数学材料,让幼儿能够在后续自主操作中开展分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