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班幼儿快乐学数:智慧玩数游戏

小班幼儿快乐学数:智慧玩数游戏

【摘要】: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幼儿喜欢玩“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游戏中他们能根据指令完成动作或任务。因此,教师结合幼儿对生活材料的兴趣和运动游戏的经验,设计了集体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二、玩玩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1.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特征导入:如果游戏在教室玩,可以摸什么跑回来呢?

背景介绍

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匹配(听指令中的特征找相应的玩具或物品,比如根据颜色和图形指令找玩具或物品等,并能用句式描述玩具的特征,如:我找到了蓝蓝的积木、我找到了圆圆的盖子等)。

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幼儿已积累了颜色和图形两种属性匹配的经验(能比较熟练地操作“喂小动物吃饼干”“找袜子”等图形匹配材料),但一旦物体数量增多,匹配的速度和正确性会有所下降;大多数幼儿能独立操作并根据物体的属性配对,但对物体属性特征进行描述的机会较少。

游戏与教学活动融合

幼儿喜欢玩“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游戏中他们能根据指令完成动作或任务(比如“摸摸大树跑回来”“摸摸墙壁跑回来”等)。“能分辨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学习按物体的一个明显特征进行分类或归并”,是小班幼儿需要积累的数学经验之一。因此,教师结合幼儿对生活材料的兴趣和运动游戏的经验,设计了集体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图一

图二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指令(看、听、说)对物体属性特征进行匹配,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按指令(看、听、说)并根据物体属性特征进行匹配。

活动难点

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特征。

活动准备

收集红、黄、绿三种形状的玩具或物品(见图三);摸袋(内装圆形物品);骰子(六面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轮廓以及三色图形);三个图形家。

图三

一、说说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导入:小朋友很喜欢在操场上玩“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游戏,还记得儿歌是怎么念的吗?(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跑回来。)

师生回忆游戏的玩法

(教学提示:“小孩小孩真爱玩”是一个幼儿喜欢的运动游戏,一般是在户外进行,但今天将游戏搬至教室开展,幼儿将根据指令摸“材料”……由于场景地点与被摸物品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幼儿将户外运动游戏与室内教学游戏很快建立“联系”,这对小班幼儿有点困难;为了较快地让幼儿熟悉,因此教师在活动前与幼儿共同回忆户外运动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便于感知并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二、玩玩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1.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特征(出示各种属性特征的物品)

导入:如果游戏在教室玩,可以摸什么跑回来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室摆放的物品。)

提问:这里有一个大仓库,看看都有些什么物品?

小结:仓库里有好多玩具(皮球、积木、娃娃等)和用品(箩筐、凳子、毛巾、水彩笔等),它们的颜色、形状都不一样。

(教学提示:在活动前让幼儿观察物品,既能满足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同时能初步感知游戏和材料之间有一定关系,为根据指令游戏做铺垫。因此,要给幼儿时间,让他们熟悉材料,过程中还可以用手势提醒幼儿“全面观察”;教师要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总结。)

2.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游戏开始,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大家一起念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当儿歌念到“摸摸什么东西跑回来”时,小朋友要听清楚“请你摸什么”,当听到“1、2、3出发”时,小朋友才能跑过去摸一摸,然后把这样东西带回来。

3.幼儿开展游戏

第一次游戏(听口头指令:实物)

第二、三次游戏(看画面指令:形状、颜色等)

导入:这次老师不发口令了,我们掷骰子,让骰子告诉你们把什么东西带回来!

(教师掷骰子,掷到“三角形”,幼儿找到三角形的玩具和用品并把它带回来,放在规定的“地垫”上。)

交流分享:你找到怎样的玩具?(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同时让群体幼儿共同检查,找到的物品是不是跟骰子上的形状匹配。)

(教学提示:借助“骰子”,反复让幼儿接收指令、寻找相应玩具,这个过程教师主要帮助幼儿解决以下问题:1.引导幼儿了解骰子画面(表征符号)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了解游戏规则: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游戏规则的认识是粗浅的,为幼儿铺垫一次较为正式的规则游戏十分必要;3.借助找玩具后“说一说”的过程,鼓励幼儿将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掷骰子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骰子”的六个面在难易程度上需要根据班级幼儿的程度而定,也可准备2个;每次幼儿找回物品、送上来展示时,鼓励幼儿讲述“我找到了……的东西”。)

教学建议

1.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同种材料可适当准备多份,以避免幼儿在找寻材料的过程中盲从他人;如发现因找不到“指令”中的玩具而随意“拿”的情况,教师应抓住契机让幼儿进行辨识。

2.此游戏活动适宜于小班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