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彩虹竹片:幼儿思维数学游戏

彩虹竹片:幼儿思维数学游戏

【摘要】:适合年龄:小、中、大班材料:蓝、绿色竹片各6片(见图二);黄、橙、红、原木色竹片各6片(见图三);幼儿作品。大班1人或2人游戏,协商搭建方法,可按需要选择长短不同的彩虹竹片进行立体拼搭;也可在拼搭之后添加辅助物;能用语言讲述拼搭物体名称和用途。

适合年龄:小、中、大班

材料:蓝、绿色竹片各6片(见图二);黄、橙、红、原木色竹片各6片(见图三);幼儿作品(见图四~图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可能出现的玩法

小班

用“围合”的方法,将相同颜色、长度的竹片拼搭组合图形(如:六片橙色竹片拼成一个正方形,见图四);用“连接”的方法,选择颜色、长短相同的竹片拼搭图形(如:红色和黄色竹片间隔排列连接成一列火车,见图五);用“垒高”的方法,将竹片按长短一片一片叠高(如:从下往上按长到短叠高,见图六)……

中班

选择长短、颜色不同的竹片进行组合拼搭(或对称摆放),以平面拼搭为主,以生活中常见的(或想象中)物体为主。并能用语言为拼搭的物体取名(如:拼搭花朵、房子等,见图七、图八)。

大班

1人或2人游戏,协商搭建方法,可按需要选择长短不同的彩虹竹片进行立体拼搭(如高架桥、房子、楼梯等);也可在拼搭之后添加辅助物(如:添加一只小球摆放在楼梯上,从上往下玩滚球游戏);能用语言讲述拼搭物体名称和用途。(见图九、图十)。

游戏规则

搭建完成后,给自己创作的“作品”起名字并拍照片记录。

2人游戏时,按商定的“造型”进行拼搭。

游戏结束后,将彩虹竹片物还原样、物归原处。

观察要点

关注幼儿大胆主动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小班:关注幼儿建构的水平及用语言表述(比如:是无意识摆弄还是有目的搭建;能否根据“作品”造型说一说等);

中班:关注幼儿能否根据竹片的颜色、长短等特征探索搭建多种造型;

大班:关注幼儿能否拼搭出立体造型。

关注幼儿数学经验的水平

逻辑分类与关系:按物体的一个明显特征进行分类或归并;按物体长短排序等。

次序:按颜色、长短有规律排序。

时空关系:在组合和拆分中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区别上下、前后、里外等的方位;镜面、辐射对称拼搭;学习看简单的平面图进行立体搭建等。

提示

可将幼儿拍摄的作品作为范本,供同伴相互观赏和借鉴;

可根据需要提供辅助物(球、汽车玩具等),让幼儿与拼搭物体“玩”起来。

备注:原玩具名称为“BAMBO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