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思维数学游戏:直面学前教育中的难点

幼儿思维数学游戏:直面学前教育中的难点

【摘要】:要帮助教师克服对数学教学的焦虑和沮丧,关键是建立对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的清晰理解。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缺少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浪费了许多良好的教育契机。

自二期课改以来,虽然教师们完全认同早期数学认知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尝试通过自己的教学去推进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即:推理和验证、分享与交流、表征、联系、解决问题等)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的难点。

难点一:对于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缺乏了解

教师对于幼儿究竟如何理解数学概念,以及如何评价和促进幼儿数学学习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有不少老师对于幼儿早期数学启蒙产生畏惧心理或抱怨情绪。要帮助教师克服对数学教学的焦虑和沮丧,关键是建立对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的清晰理解。[1]

难点二: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不清晰

由于缺乏对于3~6岁幼儿学习数学特点的了解,造成教师在实践中对于“如何教”产生困惑。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表现再到理解的渐进过程—提倡“多元表征”;离不开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学习情境—基于“情境教学”;既需要动手操作,也需要数学语言—倡导“手脑并用”;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学习领域—实施“整合数学”。[2]在理解幼儿学习数学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难点三: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教育有关问题的专业能力欠缺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是生活中的数学,因此,因倡导“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具备善于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教育有关的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缺少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浪费了许多良好的教育契机。

难点四: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专业能力较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数学认知”方面第一条目标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要求教师具备将问题转换成幼儿喜欢的、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教育内容的能力。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将游戏与数学教育内容割裂进行;有些教师能够捕捉到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教育有关的问题,但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教育策略,往往会手足无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