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距雄安新区不足150公里,流动人口势必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天津市户籍人口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总抚养比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负担重,社会劳动力持续短缺。在全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应准确把握天津市的流动人口发展变化状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3-08-15
近年来,流动人口返乡回流现象是诸多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人口离开现流入地的去向、时间规划、原因及目的地对各类人口净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人力资源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一)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城镇化影响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应积极完善政策体系,稳定返乡意愿不定的流动人口
中国人口发展已进入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人口流动成为影响各地人口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流动人口的影响作用无可替代。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各项配套措施的出台,广大农村地区有了更美好的发展预期。内心犹豫,“没想好”是否返乡、何时返乡,对个人和家庭发展最终目的地不确定的流动人口,受照料留守家乡的老人和孩子等家庭因素,家乡就业机会多、待遇也能够接受等经济因素以及习惯家乡的生活方式归属感更强等文化因素多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选择返回家乡生活。这一变化对人口流入地的长期影响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上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部分行业和用工领域紧缺;另一方面本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发展速度会放缓,常住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将迅速提升。流入地应从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及时调整完善有关吸引人口、促进流动人口发展和提高的相关政策,提高目前内心徘徊、尚未确定是否返乡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发展信心和长住意愿。为对流入地今后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的调整以缓解常住人口老年化水平提供充分的保障,促进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人口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一方面,加强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继续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便利性。子女义务教育、家人医疗保障、个人经济收入及可预期的未来生活水平等,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决策过程中重要的考量维度。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化流动趋势的加剧,流动人口对子女教育和老人照料的需求日渐增加,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收入差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逐渐趋弱,在流入地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获取水平和生活质量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吸引力。如继续留在流入地能让流动人口累积的职业经历和技能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能更好地利用本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设施,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将有利于流动人口做出长期居留本地的决策。
另一方面,完善以就业单位为主体的保障体系,拓展流动人口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供给类型的匹配度要求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能满足当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应具备支持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发展的各项工作技能。流动人口缺乏个人职业规划的主动意识和客观环境,在个人职业发展和技能过程中,主要依赖就业过程中,单位提供的专项职业培训和岗位历练。各类用工单位宜积极建立和完善职工在岗培训体系,着力自己培养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畅通基层岗位员工的发展晋升通道,为流动人口在就业单位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提高个人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预期,增强流动人口的发展信心和留居本地的意愿。
最后,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健全基本生活需要帮扶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关怀,增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流动人口返乡回流对人口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极大缓解留守人口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流动人口从城市带回资金和技术返乡投资创业,有利于带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探索农村及乡镇经济发展振兴的新模式。返乡流动人口丰富的流动就业经历和行业阅历,相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产品销售模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交流,都能够为农村及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活力。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因家庭因素选择回流后,有利于解决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教育、照料及留守老人赡养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口流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家庭化流动以及在流入地生活条件有限,使流动人口家庭中非主要劳动力的成员不能第一时间随同流动,造成人口净流出的农村中,老人、妇女、儿童集中留守的情况。留守老人年老体衰,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通常要面对生活无人照料、医疗条件不足,患病时不能及时得到医治等严峻现实。留守妇女则长期处于夫妻两地分居、需要承担家庭生产、照料老人和子女等多方面的任务,生活的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因农村学龄儿童总量的绝对减少及不断向城镇流失,农村地区各类教学点不断合并、撤销,则加大了留守儿童上学的困难。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或不完全在身边,生活中严重缺乏亲情关爱,不利于个性的健康成长,尤其不利健全情感和人格的形成。因此,流动人口返乡对家庭团聚、老人照料、子女成长的作用不可替代且意义重大,但返乡对户籍地经济方面的影响作用还有待检验。
最后,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大农村及乡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除了资本投入有限之外,更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各类人才,包括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能型人才。返乡流动人口,有较丰富的城市工作、生活经历和经验,同时对家乡情况了解,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地利优势和个人热情,促进户籍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关天津市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的文章
天津市距雄安新区不足150公里,流动人口势必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天津市户籍人口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总抚养比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负担重,社会劳动力持续短缺。在全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应准确把握天津市的流动人口发展变化状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3-08-15
表5.1.1流动人口留在本地意愿的性别差异单位:人(续表)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同居、未婚流动人口打算未来1~2年留在本地的比例最高。丧偶、再婚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收入水平高”“个人发展空间大”是流动人口打算继续留在本地排名前三的原因,受教育程度与继续留在本地的意愿呈多样变动。......
2023-08-15
事实上,进入“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流动人口的增速已逐年下降,流动人口数量整体进入增量减速的发展阶段。图1.1.2天津市流动人口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局。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市流动人口中20岁及以下流动人口的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比例增加,未成年子女随迁增加。(三)流动人口女性比例略有增长天津市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有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2023-08-15
(一)农村权益显著降低流动家庭在天津的落户意愿调查数据表明,如没有户籍制度限制的情况下,天津市流动人口超过半数愿意落户天津。农业户籍的流动人口,是否落户天津,显著受天津市户籍权益和原居地户籍所捆绑权益的对比变化影响。(二)夫妻共同流动是家庭流动主要形式天津市流动人口中,65.60%与配偶共同流动,仅34.40%流动过程中不与配偶同流。......
2023-08-15
图6.3.3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情况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图6.3.3给出了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情况。从总量上看,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的意愿更高,但是居住证的办理却没有体现出更高的社会融合水平,这进一步验证了当前居住证办理的少服务、多管理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流动人口当前居住证办理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2023-08-15
(一)家庭成员分居,提高了婚姻和家庭稳定性风险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中,44岁及以下的人口占全部监测样本的77.30%。但夫妻长期分居、家庭成员分离的流动人口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生活中的各类负面情绪因此容易累积难以消除,其后果是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未婚流动人口的婚姻正面临着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需要社会给予重视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23-08-15
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中,自评身体状况健康的人口占比达到84.60%,基本健康人口13.42%。图4.1.1流动人口总体健康状况分布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国有部门流动人口身体健康比例为83.18%,私有部门身体状况健康的比重更高,高达87.14%。......
2023-08-15
图6.3.2天津市流动人口社保卡办理情况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表6.3.4给出了已经办理了社保卡的流动人口中各种保险的参保情况,可以看出除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外,其余保险的参保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天津市流动人口社保卡办理情况较为良好,超过六成的流动人口已经办理了社保卡。......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