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有1个孩子、有2个孩子、有3个孩子的流动人口选择返乡的比例依次提升,没想好是否返乡的比例依次降低,呈反向变动。没有孩子和有3个孩子的流动人口打算1年内返乡的比例相对最高。农村是不同年龄段流动人口的主要返乡地点,其次为县政府所在地,但没想好的比例仍较高。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仍是不同婚姻状况流动人口返乡的首要原因,初婚者返乡考虑的因素更为广泛,涉及到家庭因素、就业因素、社会融入因素等多个方面......
2023-08-15
(一)返乡是流动人口离开本地的主要去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大部分流动人口对故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返乡回家根本上是一项合乎情理、顺应心意的行为。随着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保障体系的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地区形成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周边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扩大,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非农就业岗位,为乡村农民兼职或全职非农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流动人口的返乡意愿逐渐显现。如果离开目前居住地,打算返乡的流动人口最多,占比达到78.20%;但没想好的流动人口仍较多,占比14.90%;选择去其他地方的最少,占比仅为6.90%(见图5.2.1)。
图5.2.1 流动人口离开本地的去向选择
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二)有返乡意愿但未明确返乡时间的占比最高
返乡是流动人口对在流入、流出地的经济收益、个人和家庭发展等方面综合选择的结果,也是流入、流出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流动人口综合影响的结果。在流入地各方面综合因素均优于流出地的情况下,流动人口有返乡意愿,但通常无明确的返乡时间表,内心处于犹豫、徘徊,“没想好”是主要表现。从流动人口代际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年轻流动人口,相对于其父母辈,乡村生活经历少,对农村的感情相对淡薄,返乡意愿相对较低。目前流动人口中,有返乡意愿,但没想好何时返乡的占比最高,达到39.20%;打算1年内返乡的流动人口居于第二位,占比为35.40%;打算1~2年、3~5年、10年以后、6~10年返乡的流动人口占比分别为17.70%、3.80%、2.50%、1.30%,依次降低。
图5.2.2 流动人口打算返乡的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三)流动人口返回农村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县政府所在地
原有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乡城流动人口返回农村的意愿,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收益权、土地使用权等基本权益是主要原因。
图5.2.3 流动人口返乡具体目的地分布状况
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的加大,逐步提高了农民在家乡就业、创业的机会,提高了流动人口回乡就近就业和创业的意愿。目前,流动人口选择回农村的占比最高,达到64.60%,选择回到县政府所在地的占比10.10%,回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占比5.10%,但流动人口中仍有20.30%没想好返乡的具体地点,内心处于徘徊不定状态。
(四)照顾小孩和老人是返乡的主要原因
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但局限于有限的经济收入和时间安排,照顾老人小孩、夫妻团聚等家庭因素成为流动人口返乡的主要原因;家乡经济发展较快、创业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机会增多等经济因素是推动流动人口返乡的次要原因;不习惯流入地生活方式、大气环境及周边居民等个体心理和外部因素对流动人口居留选择的影响较小。“需要照顾小孩”的占比最高,达到26.60%;“需要照顾老人”的为其次,占比19.00%;“返乡创业”“外面就业形式不好”“年龄太大”“家乡就业机会多”等经济和个人因素相对较低,分别为16.50%、8.90%、8.90%、3.80%;“很难融入流入地”“不习惯外地生活”“流入地空气污染严重”等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占比相对更低。
图5.2.4 流动人口的返乡原因排序
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有关天津市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的文章
没有孩子、有1个孩子、有2个孩子、有3个孩子的流动人口选择返乡的比例依次提升,没想好是否返乡的比例依次降低,呈反向变动。没有孩子和有3个孩子的流动人口打算1年内返乡的比例相对最高。农村是不同年龄段流动人口的主要返乡地点,其次为县政府所在地,但没想好的比例仍较高。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仍是不同婚姻状况流动人口返乡的首要原因,初婚者返乡考虑的因素更为广泛,涉及到家庭因素、就业因素、社会融入因素等多个方面......
2023-08-15
(一)农村权益显著降低流动家庭在天津的落户意愿调查数据表明,如没有户籍制度限制的情况下,天津市流动人口超过半数愿意落户天津。农业户籍的流动人口,是否落户天津,显著受天津市户籍权益和原居地户籍所捆绑权益的对比变化影响。(二)夫妻共同流动是家庭流动主要形式天津市流动人口中,65.60%与配偶共同流动,仅34.40%流动过程中不与配偶同流。......
2023-08-15
天津市距雄安新区不足150公里,流动人口势必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天津市户籍人口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总抚养比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负担重,社会劳动力持续短缺。在全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应准确把握天津市的流动人口发展变化状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3-08-15
事实上,进入“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流动人口的增速已逐年下降,流动人口数量整体进入增量减速的发展阶段。图1.1.2天津市流动人口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局。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市流动人口中20岁及以下流动人口的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比例增加,未成年子女随迁增加。(三)流动人口女性比例略有增长天津市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有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2023-08-15
(一)流动人口总支出增长,住房费用增加是重要原因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月总收入为7061.10元,家庭在本地每月平均消费支出3604.15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1.04%。表2.3.1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情况单位:元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以上情况看,天津市流动人口本地消费倾向提升,在本地的消费支出已超过其家庭收入的一半,住房支出在其消费支出中处于主导地位。......
2023-08-15
(一)家庭成员分居,提高了婚姻和家庭稳定性风险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中,44岁及以下的人口占全部监测样本的77.30%。但夫妻长期分居、家庭成员分离的流动人口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生活中的各类负面情绪因此容易累积难以消除,其后果是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未婚流动人口的婚姻正面临着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需要社会给予重视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23-08-15
表5.1.1流动人口留在本地意愿的性别差异单位:人(续表)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同居、未婚流动人口打算未来1~2年留在本地的比例最高。丧偶、再婚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收入水平高”“个人发展空间大”是流动人口打算继续留在本地排名前三的原因,受教育程度与继续留在本地的意愿呈多样变动。......
2023-08-15
收入太低是流动人口面临的首要问题,生活困难超过社会融入困难超过一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面临就业、工作、生活等各种困难。图5.4.2流动人口在本地面临的生活困难的情况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赡养老人是流动人口在流出地面临的首要困难,土地耕种等缺少劳动力的困难超过子女照看困难及教育费用的困难居于第三位。因照料老人的需要,选择返乡回流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