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天津市2017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总体健康情况良好

天津市2017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总体健康情况良好

【摘要】:总体上看,2017年天津流动人口认为自己身体基本健康及非常健康的比重达到98.00%,说明天津流动人口保持着较高的健康水平,身体状态自感良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设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有待进一步提高。

1.流动人口健康自评水平高

2017年天津市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自评中,自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口占比达到84.60%,认为“基本健康”的占13.42%。认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占1.92%,认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占0.06%。总体上看,2017年天津流动人口认为自己身体基本健康及非常健康的比重达到98.00%,说明天津流动人口保持着较高的健康水平,身体状态自感良好。分年龄组和性别的身体健康状况自评结果显示,35岁之前年龄组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的比例很高,都在90.00%以上;35岁以上的年龄组中,仍认为自己非常健康的流动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大部分也认为自己基本健康。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自评身体非常健康的比重逐步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从户籍方面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的健康自评水平整体高于非农业户籍流动人口,两大群体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比重分别为85.14%和82.09%;两者最大差异体现在24岁以下及54岁以上年龄组,其余年龄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教育水平越高的流动人口,自评身体健康的比例越高。流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水平的健康自评比例为89.82%;受高中/中专教育水平的为86.62%;受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最低,仅为82.71%。一方面,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促使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能显著改善个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更重视个人健康,通常有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维护个人的身体健康。

2.超过八成流动人口接受过各类形式健康教育

流动人口存在多渠道获取健康教育的途径,51.30%的流动人口通过知识讲座获得过健康教育,80.40%的流动人口通过宣传资料(纸质、影视)的方式获得过健康教育,69.40%的流动人口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的方式获得过健康教育,42.40%、34.10%、31.50%的流动人口分别通过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社区短信/微信/网站和个体化面对面咨询的方式获得过健康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为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和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方式,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更能直接地传达给流动人口家庭以健康知识。互动性较强的知识讲座、公众咨询活动和个体化面对面咨询的传达方式对于流动人口家庭获取健康教育也十分有效。相对而言,媒介互动平台(社区短信/微信/网站)并未很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

流动人口中,52.70%知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4.10%在天津建立有居民健康档案;35.57%听说过,但还没有建立健康档案;20.41%还没建立健康档案,也没有听说过这个项目;19.92%不清楚或未做回答。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设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