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听审请求权保障原则对司法活动同样具有拘束力。然而,将听审请求权进行司法适用有其内在的必要性。因此,为满足听审请求权保障原则的基本要求,除立法者在从事立法活动时需对其进行必要考量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应对其予以贯彻。......
2023-08-15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无论是直接送达还是邮寄送达抑或公告送达,均存在粗疏式送达的情形。所谓粗疏送达,是指送达人员对于诉讼文书的送达工作存在疏忽随意、敷衍塞责甚至直接违法的现象。[22]对此现象,通过列举以下几则案例便可窥见一斑。
案例1:在“许某某等与牛某某等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中,一审法院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的地址,并不是原审诉状及庭审中记载或确认的送达地址,并且原审案卷中也没有关于该送达地址的任何记载。据此,二审法院认为,“你院依据上述未经审查核实的地址向二上诉人送达开庭传票并对本案缺席裁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23]
案例2:在“深圳市三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东灏电池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送达给被告三盟公司的开庭传票、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民事起诉状、证据副本均由蒋某某于2015年6月9日签收。但是该签收人并未经过被告三盟公司的授权委托。对此,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原审法院在未依照法律规定向三盟公司送达诉讼文书的情况下,违法缺席裁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应发回重审。”[24]
案例3:在“陈某某与邓某某民间借贷纠纷再审案”中,一审法院对被告进行了留置送达,但送达回证上只有两名法院送达人员的署名,并无见证人署名或盖章,也未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时间和地点以及被邀请人不愿到场见证的情形。对此,再审法院给出的回应是:“送达方式上有瑕疵,但有瑕疵并不等于未送达,且送达的地点确实为陈远志(被告)在衡阳市的住处,因此并未侵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25]
这种“粗疏送达”现象在适用公告送达的案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按照新《民事诉讼法》第92条第1款的规定,在当事人下落不明或通过其他方式无法对其送达的情形下,法院可以适用公告送达。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未穷尽其他送达方式的情形下就直接适用公告送达的案件并不在少数。通过浏览以下三则案例,我们便能对这种现象有所了解。
案例4:在“乔某某诉金某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在向乔某某邮寄送达开庭传票时,错误填写乔某某的住址,导致因地址欠详未向一审被告实际送达开庭传票。一审判决生效后,被告以一审法院送达程序违法为由申请再审。再审法院认为:“原审法院在没有查询及穷尽直接送达手段,即直接公告送达,违反适用公告送达程序的法定条件,其缺席审判违反法定程序。”[26]
案例5:在“李某某诉彭某房屋买卖纠纷案”中,“本院再审认为,本案一审卷中无向李某某直接或邮寄送达传票的相关材料,只有公告送达传票的材料,在送达程序上存在瑕疵”。[27]
案例6:在“李某申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申诉申请案”中,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公告送达具有补充性,应在穷尽其他送达方式均不能送达时方可使用。本案原审法院先后向李某的公司所在地和李某的户籍所在地邮寄送达诉讼材料,未果后未直接送达,迳行公告送达,属于未穷尽其他送达方式,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28]
以上案例表明,我国法院在送达诉讼文书时往往存在“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以致当事人的受通知权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也在一定程序上反映出我国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冷漠与忽视。
有关民事诉讼听审请求权研究的文章
换言之,听审请求权保障原则对司法活动同样具有拘束力。然而,将听审请求权进行司法适用有其内在的必要性。因此,为满足听审请求权保障原则的基本要求,除立法者在从事立法活动时需对其进行必要考量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应对其予以贯彻。......
2023-08-15
由上可知,我国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注重对当事人听审请求权进行保障,以致经常发生送达方式不合法、不审酌当事人意见以及突袭性裁判的司法现象。但是另一方面,诉讼当事人要想对其听审请求权进行救济却又十分困难。可见,在这种情形下,上级法院对程序瑕疵认定标准的把握显然失之过严,将许多本应认定为侵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的行为排除在权利救济的范围之外。......
2023-08-15
按照法治国原则,包括听审请求权在内的基本权利之救济应当具有实效性。[164]换言之,它是一种对侵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而又不允许提起上诉的裁判进行自我纠正的法律救济途径。如果法院经调查发现原裁判并未侵犯听审请求权,或虽侵害听审请求权但未给裁判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当事人的责问申请将被视为无理由而不予受理。......
2023-08-15
从某种意义上讲,听审请求权合宪性解释功能的发挥,其实就是法院直接运用该程序法原则裁判案件的行为。(一)司法适用条件就听审请求权而言,其合宪性解释功能的发挥也需要符合这一条件。有学者指出,听审请求权在发挥合宪性解释功能时应区分两种情形:一是,程序法上具有关于听审请求权保障的法律规定;二是,程序法上没有关于旨在贯彻听审请求权保障原则的法律规定。......
2023-08-15
由于防御权功能的发挥多是以第一性权利受侵犯为前提,因此,在论述听审请求权防御权功能的实现路径时,首先应明确其受侵犯的情形有哪些。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明确表示,根据听审请求权保障的要求,当事人对法院委托的鉴定人享有陈述意见的权利;如若当事人申请向鉴定人发表询问意见,法院原则上应允许。......
2023-08-15
一般而言,对于侵犯听审请求权的行为,当事人应尽可能在原审程序中指出。由于听审请求权保障并不要求必须经历完全的审级,因此,一旦二审法院赋予了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机会,一审程序中侵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的程序瑕疵便可得到治愈。所以,德国民事诉讼法为侵犯听审请求权行为规制的法律后果并不严格,赋予了比较多样化的治愈途径。......
2023-08-15
有法官指出,考虑到通知对诉讼当事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法院应想尽一切办法将诉讼文书直接送达当事人。而一旦那些案卷资料被拒绝查阅,就不能成为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据,否则,将构成对当事人听审请求权的侵犯。倘若当事人的事实陈述存在疏漏或有待补充,法院应及时提醒当事人,以保障其听审请求权的顺利实现。......
2023-08-15
也即是说,诉讼程序会因为法院侵犯听审请求权的行为而招致否定性评价。但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对侵犯听审请求权行为所规制的法律后果,往往会更加严格一些。在这5件不当行为中,有3件涉及侵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的问题。在家事审判中,无论诉讼当事人是否被国家机关羁押,均应获得听审请求权的保障,即其有权出庭并就裁判的事实问题或法律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