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镇财政发展:因地制宜培植财源

乡镇财政发展:因地制宜培植财源

【摘要】:乡镇财政要逐步摆脱目前的困境,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践证明,凡是乡镇财政情况较好的地方都是因地制宜,注重了产业的发展,培植了财源。例如,文家市镇近年来就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了鞭炮烟花主导产业,乡镇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乡镇财政困难相对较少。

乡镇财政要逐步摆脱目前的困境,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

每个乡镇因为资源优势不同,产业基础也不一致,乡镇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科学规划本地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不能盲目照搬和效仿。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和财源建设战略,要注重相关产业的培育和效益型财源的培植,实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双赢目标。

各地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适度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以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实践证明,凡是乡镇财政情况较好的地方都是因地制宜,注重了产业的发展,培植了财源。例如,文家市镇近年来就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了鞭炮烟花主导产业,乡镇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乡镇财政困难相对较少。

(二)优化环境,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乡镇政府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创优经济发展硬环境,要充分发挥财政等作用,鼓励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服务,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坚定投资者信心,不断地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三)适应形势,不断调优结构

现代社会的三次产业结构应该是“三二一”结构,而目前我国的产业排序是“二三一”结构,在许多农村乡镇甚至还是“一二三”结构,我们要积极引导,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

(四)突出特色,稳步推进城镇化

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域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加大第三产业扶持,通过“引商入市,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经济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入。

尽管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税被全面取消各种涉农收费也几乎被堵死,原有的以农业税为主的乡镇财源不再存在,但是后农业税时代财政迅速适应形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培植财源,然后依法收取工商税收后靠体制返还和上级转移支付,就能基本弥补乡镇财政缺口,实现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