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自然辩证法的VV&A系统观

基于自然辩证法的VV&A系统观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从时间上说,自然科学的发生是先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但从逻辑上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经形成,其思想和方法也就成为自然科学所依赖的原初条件和理性依据。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的客体和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与技术,以上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三部分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所要研究和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世界观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科学家关于独立于人的外在世界等科学信念和科学预设,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观念和思想。从时间上说,自然科学的发生是先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但从逻辑上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经形成,其思想和方法也就成为自然科学所依赖的原初条件和理性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外在于人类社会的独立存在,认为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关系,是对客观自然的纯粹描述,从而成为“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主张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为特征,强调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不能分离的,指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自然界(物质世界)与人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但作为认识的局部或个人的研究过程来看,情况就复杂多了。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既是已有的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新的认识和实践的起点。科学的这种认识形式既包含先前实践和认识的成果,也预示进一步实践和认识的方向。

人们建造模型、使用模型是基于自然界,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方法。模型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它的构建和使用离不开自然世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更不会背离认识的一般原则(解释过去,预示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应具有客观真理性和可检验性这两种本质属性。模型结果(或根据结果得到的结论)是一定“问题域”内的科学知识。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对科学来说,任何正确的思想,都必定有检验它的方法。如果模型结论不仅无法在技术上接受检验,还在原则上不可能被检验,那么该模型就不能被使用。模型的可信性,正是由它所具备的可检验性来保证的。

从另类角度来看,模型V&V是一个设计“问题”,然后让模型对相应问题“释疑”的过程,以揭示模型是否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逐步提升人们对使用模型解决相应问题的信心。因此,任何模型V&V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都不能脱离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关于认识的一般原则。由于自然界和人类实践的演化,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当代,模型必会面临层出不穷的科学新成果和自然界新问题。模型V&V的理论、方法就本质而言,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的、保守的,它必然也会以科学新成果和自然界新问题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