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通过科学范式更替完成的。它是保护硬核不受反驳的辅助性假说的集合,因此又称“辅助假说保护带”。......
2023-08-15
模型验证和传统经验主义中的古典经验论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最基本理论难点在于归纳的问题——如果知识产生于经验且仅仅产生于经验,那么人们如何实现从自己的特殊经验到一般认识的跨跃?同样,对基于人们对实际系统的观察数据所建立的模型,又如何把握实际系统内在的联系呢?
古典经验论者认为由归纳法可以收集特殊例子的观察现象为基础建立普遍陈述。对这种方法,休谟提出了一个疑问。他指出,单个观察陈述不管数量多大,其在逻辑上都不可能蕴含无限制性的普遍陈述。对归纳法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归纳所得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其二,归纳法不能给人以预见性的知识。即归纳法所得的结果始终超不出已有的经验总结,它不过是现有命题的加强和另类解释。
唯理论者认为,思想是比经验更可靠的知识来源。他们的基本信条就是思想是独立的或有唯一的来源。逻辑实证主义者在论及不涉及事实的“理性真理”时(如那些具有形式后承的纯逻辑和数学知识)是十分接近唯理论立场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唯理论碰到的理论难点便是何谓先天存在的“自明之理(Self-Evidence)”。逻辑实证主义和唯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发现是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开始的,然后推理、演绎出一般的科学定律。他们认为经验不过是这种理智发明出的原理的对应而已。其实,割裂了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归纳,“自明之理”不过是无源之水。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较集中地体现了经验论的思想,在强调演绎推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经验验证,使其回归经验,这一点在科学哲学认识论上是一个飞跃。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碍于先天的理论难题,认为只有数学、逻辑或经验科学能给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哲学的任务不是探究事物本原,也不是概括具体的经验,而是通过逻辑分析,使经验科学命题更清晰、更可靠,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对源于演绎法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同样是它不能给人以新的知识。
从实际系统到概念模型的建立,以及从计算机仿真模型到实际系统行为的比较,是模型验证的两个主要阶段。考察其中每一个归纳或演绎的逻辑过程是模型验证内在认识的主要内容。当然不是要回溯到原始的科学哲学命题开始研究,而是要根据哲学理论的特征、理论难点来探究我们建模、验模的技术哲学特征,首先在科学哲学的认识论上把握模型验证的理论基础。
库恩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通过科学范式更替完成的。它是保护硬核不受反驳的辅助性假说的集合,因此又称“辅助假说保护带”。......
2023-08-15
在图2.10中,DMSO把VV&A过程分成七个阶段,分别为:“决定VV&A要求”“起草VV&A计划”“概念模型V&V”“V&V设计”“V&V执行”“V&V M&S的应用”“进行可接受性评估”。请注意,这些阶段大都是反复进行的,并且包括“收集额外的确认信息”这一阶段。DMSO不仅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VV&A范式,还结合M&S自身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VV&A范式,如HLA中的VV&A范式、DIS中的VV&A范式和ALSP中的VV&A范式等,在此不再一一描述。图2.10 DMSO普遍意义上M&S中的VV&A范式......
2023-08-15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认为,SEBVV&AL的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个“人在回路”的系统。SEBVV&AL如同一个车辆的检测站,无论对于车的大小、质量,还是发动机,都提供一套规范的检测流程。构建完成的SEBVV&AL至少要具备三大基本功能:1)策略制定功能。由此可见,SEBVV&AL的一种基本组成结构可设计为如图6.2所示。图6.2 一种SEBVV&AL基本组成结构简图......
2023-08-15
同时,模型的解释功能也具有唯物性,因为模型解释的本质是基于客观基础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1]本节主要内容摘自:夏甄陶.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87-488。[3]认识、理论的“诚妄”,不是“口舌之争”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问题。[5]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2023-08-15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思维形式、方法的反差,在科学逻辑和模型V&V的讨论方面并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百家争鸣的现象。在严复看来,名学(逻辑)作为“求诚之学”,就是研究如何获得“真实无妄之知”的学问。严复在这里所说的名学(逻辑学),实际上也包括认识论。严复关于认识模型方面的思想,基本上是在近代西方实证的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3-08-15
V&V是从整体上不断考察建模与仿真的活动,剖析其构成特点和运动方式,判断其认识世界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相通的。这一点便是模型V&V的科学逻辑基础。本章的目的不是介绍使模型V&V变得更为轻松的技术方法,而是介绍、分析现今与模型V&V问题相关的主要西方科学哲学流派,以期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来把握模型V&V的问题本质,并拓展视野。......
2023-08-15
V&V活动的目的是约减使用M&S的风险,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是要解决使用者关心的问题域中的相应问题,简而言之,V&V活动是为了“释疑”。实践中,不同M&S的特质不同,V&V活动除对上述普遍问题进行“释疑”外,还要针对M&S的特质,解答不同的问题。图4.1简单展示了针对V&V活动要解答的问题,由SMEs制定的V&V活动全息图。显然,所有V&V活动集表征了V&V活动的广度。......
2023-08-15
图2.19 模型与仿真的映射关系建模V&V与仿真V&V的区别还表现在考察的对象(内容)上,所实施的技术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建模及其V&V必须以领域专家为主体,仿真及其V&V则是以仿真专家为主体。此外,在思维特点上,建模及其V&V活动具有明显的艺术性、智慧性和创新性,而仿真及其V&V活动则具有相对的标准性或带有一定的技巧性。......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