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政治发展目标的和谐社会论显然,就构造社会和谐的国家角色来看,就是采用政治的办法化解社会冲突、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政治基础。这种政治办法就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79]。......
2023-12-01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渴望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对幼儿园而言,这一“良好的环境”,既包括外界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又包括幼儿园内部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幼儿园管理中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完备适宜的物质环境是指有声有色的园舍布局,如建筑风格、富有情趣的环境布置、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及时的信息提供,时间保证等。它们以空间、时间、资金信息等物质保障的形式,对人们起着陶情润智、启思导行的作用。因而幼儿园管理者应根据本园实际,因地制宜、想方设法致力于为教职工创设适宜的物质工作环境,花大力气实现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优化、绿化、美化、知识化、家庭化。宽松和谐指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同事团结协作、同伴友爱互助、无尊卑之分、彼此信赖、互相尊重的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大量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高凝聚力团体的形成,能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吸引、感染和熏陶。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教职工努力进取、奋发幼儿园群体对教育事业成功炽烈的追求,有利于教职工学习和工作,对教育教学活动刻苦钻研,造就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教职工的成长与发展,激发教职工创造的内驱力。民主、平等指的是,幼儿园管理者在严格要求教职工的同时,要高看教职工,以期出现皮革马利翁效应。民主意味着管理中全员的参与和责任心,平等意味着教职工和园长一样都是幼儿园的主人,包含着充分信任每一位教职工,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和感受,聆听他们心底的声音,随时接纳各种来访,尊重每一个人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平等民主的思想指导下,幼儿园管理者一要敢于向教职工学习,要用平视的目光去看去发现教职工的闪光之处,敢于向教职工学习自己未知的东西,敢于在教职工面前否定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让教职工在这种平等的沟通中体验被尊重、被信任与被关爱。同时,更乐于接受来自管理者的鼓励引导与帮助。二要宽容教职工无意的失误,特别要重视教职工以失败为代价的探究精神,应该看到在创新中不可能没有失败,失败并不等于零,失败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重要的是要在失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失败中获取成功的因素,使教职工感到管理者对他们的理解与宽容,从而增强教职工的自信心和成功感,焕发出责任心与创造力,乐于并敢于探索研究,敢于在工作中创新。三要努力为教职工成长创造条件,给教职工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职工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管理者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为其发展铺路搭桥。管理者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善于识人用人、用其所长、人事相宜,着眼于个人的专长和特点,使之有用武之地。要注意将不同类型的教职工的优势、特点结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让有限的人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能让下级去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包揽;能让能力弱的教职工去完成的任务,就不要集中在几个能力强的教职工身上;能使大多数人得到锻炼的活动,就不要局限在少数几个人参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用人,要坚信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学识、作用、能力都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善于给教职工压担子。在充分了解每位教职工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给予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变得有用,而且能够发挥作用。要建立健全能者上、平者让、适者任、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保证教职工潜能的充分发挥。四要引导教职工参与管理过程,强化教职工的主体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让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的各项目标、计划、制度、方案的制订;另一方面,还可进行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园长”“献上金点子”等活动鼓励教职工为幼儿园管理出谋划策。此外,还要保证幼儿园各项任务、事务、财务的透明度,让教职工在参与决策和出谋划策的同时,感受到管理者对大家的重视与信任及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起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更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利益,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自觉产生积极工作的内驱力。实践证明,一支享有尊重权,拥有自信的教职工队伍,他们的能量是无法估量的,可以推动着这个集体阔步向前发展。
总之,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管理者应利用一切机会,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教职工感到在幼儿园工作的心情愉快,产生认同感、温暖感、归属感、安全感,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及高效的工作效率。
有关慧养顺成 未来之才:重庆市涪陵区幼儿园管理·研究·实践探索的文章
(一)作为政治发展目标的和谐社会论显然,就构造社会和谐的国家角色来看,就是采用政治的办法化解社会冲突、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政治基础。这种政治办法就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79]。......
2023-12-01
(一)民主与社会和谐的经典论述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消除社会冲突根源,构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这主要以马克思本人为代表,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激烈冲突的社会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设想的拥有社会共识与和谐状态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2023-12-01
(一)和谐社会:概念本质与现代性核心难题1.和谐社会:传统与概念。这种惊人发展速度使得现代经济制度与传统自然经济泾渭分明,与此类同,社会和谐的制度化构造及其概念本质在现代社会也是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决议,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提出来的,这一理念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渊源,更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扩展现代性的普遍性难题。......
2023-12-01
对于泰明、高桥君这样的特殊学生,小林校长并没有刻意地照顾他们,而是创设了平等的交往竞争环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缺陷成了优势,以此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而这次监考经历,也告诉我一个道理:无视孩子的缺陷亦是一种尊重,而这种尊重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2023-07-26
(一)西方现代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西方现代民主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我们这里仅仅从民主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的权利争议和矛盾化解的角度作简要追溯。杰弗逊调整建立了自由资本主义和民主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成为许多国家设计本国民主的蓝图。凯恩斯调整加强了大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平均主义的物质保障,减轻了资本对大众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后发民主国家来说,这一理所当然的前提往往被忽视。......
2023-12-01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民主转型的复杂故事二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个显著的全球性政治现象就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由非民主体制到民主体制的过渡,也就是被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构建、民主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2023-12-01
善待同事,就是善待自己,这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戴维和杰克原本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两人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又同在一个公司的同一个科室工作。戴维思维严谨、观点缜密;而杰克观念前卫、思想敏锐,两人的工作互补性很强,被公司誉为“黄金搭档”。后来细心的部门经理发现戴维疑心杰克在同事面前说过自己的失败经历,所以不愿答理杰克,而被误会的杰克却以为戴维把他当成了竞争对手。......
2023-08-17
(二)现代国家、民主转型与社会和谐现代国家的兴起是现代社会根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学术范式更新,即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以及现代化范式→国家—社会范式。现代化范式催生了中国的发展型国家。3.现代国家、民主建构与社会和谐。传统上,学者们认为现代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民主建构是不能同时追求的,否则会发生政治动荡。......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