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公民具有劳动权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解聘教师的,不构成侵犯教师教育教学权的法律责任。教师的这一权利作为专门的职业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剥夺教师行使这项权利。......
2023-10-22
探究人工智能可能享有的劳动权利,其目的并不在于重构当前劳动法规范,而是结合当下实际劳动岗位情况,前瞻性地对未来阶段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进行构想。
现行劳动法规范下,与人工智能最密切相关的,当属劳动者所享有的“休息权”。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依法获得必要休息时间的权利,劳动法通过规定劳动者一周最长工作时长的方式保障劳动者依法足额享受休息的权利。与传统劳动者工作一段时间需要休息不同,人工智能能够长时间运转并且产生更多的工作产量。但倘若人工智能在未来真正被纳入劳动法律规范调整范畴,并且具有作为劳动法主体的劳动者资格,在设定人工智能所享有的劳动权利时,需要着重考虑就是人工智能的休息权。赋予人工智能的休息权,即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劳动的工作岗位,不能长时间连续不断使用,而是需要给予人工智能休息的权利,因为人工智能运作也必须遵循过度损耗将严重侵害设备的科学规律。只有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休息权利,给予人工智能暂缓修复的机会,才能够使人工智能在相关劳动岗位发挥更高效、更持久的作用。此外,虽然人工智能本身不会主动主张休息权利,但是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制造者需要明确人工智能所享有的劳动权利,通过算法程序设定,落实人工智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内自动感应休息的机制。总之,为人工智能在劳动法领域适用原先已有劳动者权利或者创设新兴权利,需要遵循人工智能运行特点和规律,审慎考虑相关权利之必要和正当,[23]这样才能够真正造福于能够被劳动法律规范纳入规制范围的人工智能。
通过上述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劳动中与传统劳动者所享受权利最为相像的休息权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人工智能因其数据、算法特性,与传统劳动者在权利主体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而一旦需要将人工智能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势必需要在传统劳动权利体系框架下审慎分析人工智能所具体享有的权利属性。当人工智能技术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被劳动领域广泛采用之际,有必要审时度势将人工智能纳入劳动法律规范体系。立法层面,既可以采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现有法律规范,也可以采取另立专法,即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设置《人工智能劳动法》。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关系特性,笔者更赞同修改现有劳动法律规范,巧妙将人工智能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体系之中。理由在于,一方面,劳动法的基本伦理价值并不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纳入而发生较大改变,还是会在原有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很有可能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纳入而发展出“安全”这样本就有利于劳动者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特性,在立法上只需要对传统劳动法律规范的部分内容,如工伤保险、劳动者权利等内容进行修改,而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就业促进、反就业歧视等现有规范,因而立法成本更小,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法律的安定性和高效性。
有关贸大法学(第5卷·2020)的文章
如《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公民具有劳动权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解聘教师的,不构成侵犯教师教育教学权的法律责任。教师的这一权利作为专门的职业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剥夺教师行使这项权利。......
2023-10-22
第六十六条海上遇险人员依法享有获得生命救助的权利。第七十九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由我国承担搜救义务的海域内开展搜救,依照本章规定执行。中国籍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及海上搜救责任区域以外的其他海域发生险情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信息后,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开展国际协作。......
2023-08-04
依法成立的企业取得法人资格后,就必然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且这种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义务受国家法律的制约。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我国1988年4月13日颁布,并于同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根据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应当按照计划规定的范围销售。......
2023-07-23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进行深刻变革,对于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为目标的劳动法而言,其基本价值需要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审视。这时候,要想能够从学理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刻分析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以此作为理论规范,在具体新情况下予以适用。......
2023-08-14
(四)监督权利与义务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相对于国家来说,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力,国家有权要求其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024-01-08
5 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有首古诗写道:“但愿此心春长在,须知世上苦人多。”正如荣启期所说,生而为人即是一种快乐,快乐是人生的主题。汤姆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汤姆发现微笑带给自己了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带来更多的钞票,而且自己的心情感觉越来越愉快,每一天度让人很快乐,生活充满了幸福感。汤姆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对方的职员之一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2023-12-01
尽管债权人转让权利给第三人时,需要及时通知债务人,但债务人不是合同权利转让的主体。据此,转让人未通知债务人合同权利转让事宜的,转让无效,债务人可以向其履行债务,而受让人无权要求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换言之,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到达债务人之后,合同权利的转让即认为已生效,债权人不得单方撤销该通知。因权利瑕疵使得受让人遭受损失的,转让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023-07-25
探究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是将人工智能纳入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内容。要想在法律层面上认可人工智能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基于人工智能具备能够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独立法律人格这一前提条件。在这两种为劳动法增设主体的判断条件不成立情况下,人工智能不应当在当前劳动法制度规范下拥有劳动者身份。......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