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工智能可能享有的劳动权利,其目的并不在于重构当前劳动法规范,而是结合当下实际劳动岗位情况,前瞻性地对未来阶段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进行构想。现行劳动法规范下,与人工智能最密切相关的,当属劳动者所享有的“休息权”。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依法获得必要休息时间的权利,劳动法通过规定劳动者一周最长工作时长的方式保障劳动者依法足额享受休息的权利。......
2023-08-14
探究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是将人工智能纳入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内容。要想在法律层面上认可人工智能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基于人工智能具备能够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独立法律人格这一前提条件。当前劳动法律范围内,劳动者是指具备劳动能力,并且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其作为劳动法所倾斜保护的对象,在劳动法律关系中作为重要一方,对于劳动法律规范的设立具有重要作用。
要想在劳动法领域创立新的劳动者主体,需要充分证明人工智能作为劳动者具有现实必要和正当合乎法理。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用人工智能取代传统劳动者,而且赋予人工智能以主体地位有利于利用劳动法律调整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状态,但是原先传统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本身享有如平等就业、劳动安全保障、获得报酬等权利,但人工智能本身并不需要上述权利。[21]而且,劳动立法遵循人权思想的基本理念。人权思想在劳动法中的贯彻就是在劳动法律关系制度的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劳动者为本,通过设定恰当的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以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旦人工智能在立法上允许拥有“劳动者”的劳动法主体资格,则意味着劳动法同时也需要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权属性,但这样的制度设计并非现实之必要,也违背现有制度下劳动者所具有的特定权利义务这一基本法理。在这两种为劳动法增设主体的判断条件不成立情况下,人工智能不应当在当前劳动法制度规范下拥有劳动者身份。但笔者还想强调的是,尽管现在将人工智能认定为劳动者主体的“劳动者”缺乏社会必要性和正当法理,但这本身并不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的推论,而仅仅是较为超前的倡议和话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迅猛发展,诸多行业或领域纷纷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劳动,从而很大程度上解放传统劳动力,到那时赋予人工智能以“劳动者”身份完全合理正当且必要,[22]应当被彼时的劳动法律所认可和接纳。
有关贸大法学(第5卷·2020)的文章
探究人工智能可能享有的劳动权利,其目的并不在于重构当前劳动法规范,而是结合当下实际劳动岗位情况,前瞻性地对未来阶段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进行构想。现行劳动法规范下,与人工智能最密切相关的,当属劳动者所享有的“休息权”。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依法获得必要休息时间的权利,劳动法通过规定劳动者一周最长工作时长的方式保障劳动者依法足额享受休息的权利。......
2023-08-14
你能成为生活的主宰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学多才的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我们没钱。我们中学快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你就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力是你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所拥有的最有力的工具。他们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只是机遇。然而,为了谋取生活的成功,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
2023-12-02
可你说心里一直很忐忑,怕自己没当老师的天赋,而辜负了孩子。在有人仅仅把教师当作谋生手段的时候,你居然还担心自己“辜负了孩子”,就凭这,你就具备当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我相信你是有当老师的天赋的,即使有些欠缺,也可以以其他突出的天赋来弥补。......
2023-10-21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进行深刻变革,对于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为目标的劳动法而言,其基本价值需要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审视。这时候,要想能够从学理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刻分析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以此作为理论规范,在具体新情况下予以适用。......
2023-08-14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便于检查和考核。过程是否已展开、程序文件是否已执行?对于预定目标,过程是否有效?程序可以形成文件,称之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023-06-27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法,需要始终坚守和谐、稳定这两大基本价值,并以此为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对于劳动法的冲击与时俱进,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具备更深层次内涵。据此,笔者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法,应当构建以安全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18]因此,要想在劳动岗位中妥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构建起以安全为价值的基本价值理念。此外,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法还应当注重劳动伦理,促进劳资关系良性运行。......
2023-08-14
如果给予机器人人权的话,机器人可能会索取更多的人权,最终导致人类受到伤害。人们普遍接受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但是这也会产生问题。这会促使有的健全的人为了得到超一般的身体,甚至也去接受这样的智能肢体移植,这对人的人权也是一种侵害。人工智能如果拥有了人权,那么意味着人类不能随意地伤害人工智能,人类可能因为打断了智能机器人的手臂而入狱。这也就是说人类部分人权丧失了。......
2023-11-15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