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将隐私权保护作为独立条款予以确认。2017年10月生效的《民法总则》不仅明确规定了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明确提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时至今日,隐私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权被扩大解释为一种公民所拥有的数字权利,但隐私权保护和个人信息数据保护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GDPR还设计了对未成年个人信息的特殊保护以及对敏感个人信息的限制处理。......
2023-10-20
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大量算法数据的深度运用实现其创新、高效的功能和价值,而劳动者个人信息,由于被人工智能广泛收集和处理,则成为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就业领域的重要方面。[9]个人信息保护原属于民法上私权之隐私权保护范畴,但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作为人工智能使用者的用人单位存在密切关系,故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理应也由劳动法进行适当规制。
美国的一项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搜集范围,从和劳动密切相关的受教育情况、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到劳动者日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常用网站等,乃至劳动者的日常活动轨迹、个人消费等严重涉及个人隐私且与工作完全不相关的信息也会被人工智能轻易查找并储存。[10]人工智能可能是基于用人单位通过有关算法和指令植入程序而为之,也有可能是具备超强自主学习功能的程序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人工智能对于劳动者个人信息的肆意收集和储存,将使劳动者成为几乎缺乏任何个人隐私的透明人,对劳动者的个人人格尊严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也就不利于调动劳动者认真工作的积极性,更无法构建劳动法所鼓励建立的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因而必须通过相关途径对人工智能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进行规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隐私权。
如何妥善规制人工智能搜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程度、加强劳动者隐私权保护,需要在劳动法律层面上有所作为。首先,应当贯彻落实劳动者对于人工智能收集其个人信息的知情同意原则。正如侵权责任法上将“知情同意”作为侵权的抗辩事由,在涉及人工智能任意搜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程度达到涉嫌侵犯隐私权的程度时,如果存在劳动者自身同意的情形,自然不成立人工智能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侵犯。所以,劳动法赋予劳动者同意或不同意的权利将会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隐私权。
其次,劳动法需要明确用人单位可以合理收集劳动者的信息范围。用人单位基于便捷管理、劳动者工作岗位优化设置等特定目的,有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之必要。
但用人单位依靠人工智能收集的个人信息,必须具有正当的理由,且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不会造成用人单位滥用人工智能任意搜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严重侵权事件发生。再者,劳动法应当对用人单位使用人工智能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就一般法理而言,法律责任的设定有利于义务主体积极主动履行义务。在涉及劳动关系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用人单位作为人工智能的使用者或监管者理应具有保障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义务。所以,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于用人单位积极履责,加强对人工智能收集和监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监管,尽量主动排除可能会损害劳动者隐私的因素具有积极作用。
有关贸大法学(第5卷·2020)的文章
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将隐私权保护作为独立条款予以确认。2017年10月生效的《民法总则》不仅明确规定了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明确提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时至今日,隐私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权被扩大解释为一种公民所拥有的数字权利,但隐私权保护和个人信息数据保护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GDPR还设计了对未成年个人信息的特殊保护以及对敏感个人信息的限制处理。......
2023-10-20
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不怀好意的陌生人,我们需要加强警惕心理,避免过多交流透露自己过多的个人信息,毕竟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事情都太多太多。梁先生果断报警,万幸的是,很快小偷就被警方抓获了。梁先生自己并没有说,小偷却通过梁先生的“手机之口”查询到了梁先生相关的个人隐私信息并成功盗走了钱财。亲爱的姑娘,天真与善良在面对犯罪分子伪装的陌生人的时候,不仅是无效的,更是有害的。......
2023-10-30
用人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解除部分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而进行人工智能工作置换,由此将严重影响传统劳动者的基本就业权。但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劳动法的制定价值,切实保障传统劳动者合法的就业权利,在人工智能取代传统劳动者的用工纠纷案件上,必须要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规律,采取严格证明标准,即使用该项人工智能的确使原先用人单位产生重大技术革新或者能够使经营方式发生全局性改变。......
2023-08-14
利用式的结果,便可以由Dmt=∑ΔPckDk求得输移泥沙的平均粒径。需要指出的是,式中系数1.8是对已有公式系数修正的结果,新建公式时应去掉该系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床沙代表粒径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在理论上和应用上也缺乏统一的认识。......
2023-06-22
全国70%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西部地区。农膜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村生活性污染和非农业生产性污染等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2023-11-27
《民法典》将个人信息置于人格权编中,且与隐私权作了区分,这一体系安排印证了个人信息作为新型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但需要思考的是,在《民法典》颁布后,这些立法论视角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契合法典的规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起法典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任?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民法典》中个人信息的相关规定为基础,从解释论的视角切入,探讨法典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2023-08-14
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