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仍需进一步完善收容教养制度、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统一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收容教养制度应该改为强制性手段,对于严重触犯刑法又未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应进行强制性收容教养。例如,对于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未成年人可以规定需收容教养3年以上等。......
2023-08-14
收容教养制度作为处理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刑罚替代措施,其存在价值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但当前,主流观点仍认为收容教养制度有利于解决个别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等问题,主张保留收容教养制度并加以规范和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也将收容教养制度改为专门矫治教育制度并予以保留。[21]收容教养制度的重要功能在于实现非刑罚处罚方法与刑罚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因此亟须改变公安决定收容教养模式,促进收容教养制度司法化的转变。[22]首先,应当明确收容教养制度的适用范围,可依据未成年人的年龄以及罪错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进行确定,如12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八类严重犯罪的,则应当适用收容教养制度。其次,应当对收容教养制度进行司法化改造,由法院决定收容教养制度的适用与否,明确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收容教养程序中的各项权利。[23]最后,应当选定恰当的罪错未成年人收容教养执行场所,及时叫停目前实践中在看守所、拘留所等场所执行收容教养的做法,保障收容教养的教育矫治和强制矫治功能。[24]
【注释】
[2]靳高风、王玥、李易尚:《2016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及2017年预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3]孙谦、黄河:《少年司法制度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4期。
[4]姚建龙、宋志军、何挺、吴燕、龙宗智、陈光中、万春、宋英辉:《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5]肖建国:《我国刑事政策与青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第1期。
[6]冯惠敏、李昊天:《触法少年惩戒制度的合理建构——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说的理论反思》,《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年第6期。
[7]姚建龙:《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8]骆惠华:《为了孩子幸福为了国家未来——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辉煌30年回顾》,《人民法院报》2014年11月25日,第4版。
[9]王顺安、韩冰:《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成就、问题和出路》,《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第6期。
[10]王贞会:《罪错未成年人司法处遇制度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11]杨统旭:《现行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困境及出路》,《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年第6期。
[12]张训:《刑事责任年龄确立标准新论——以社会年龄为切入点》,《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3]张远煌、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人犯问卷调查为基础》,《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15]刘强、刘宗珍:《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证考察——以法院白皮书公布的司法数据与审判现状为视角》,《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第4期。
[16]陈梦琪:《不宜将收容教养少年移交监狱》,《检察日报》2014年3月19日,第3版。
[17]林清红:《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不宜降低》,《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第1期。
[18]张拓:《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弹性化之提倡》,《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第2期。
[19]党小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应对“熊孩子”?》,《检察日报》2015年7月1日,第5版。
[20]姚建龙:《〈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述评与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第2期。
[21]孙少龙、罗沙:《如何更好预防、矫治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热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0/6ca5ccd7daea41ecbc87a5d2e53dd651.shtml,2020年9月12日访问。
[22]宋英辉、苑宁宁:《准确把握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改革走向》,http://theory.gmw.cn/2019−09/29/content_33198633.htm,2020年9月12日访问。
[23]王贞会:《罪错未成年人司法处遇制度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24]路琦、王贞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家建议修订稿座谈会综述》,《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年第3期。
有关贸大法学(第5卷·2020)的文章
目前我国仍需进一步完善收容教养制度、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统一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收容教养制度应该改为强制性手段,对于严重触犯刑法又未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应进行强制性收容教养。例如,对于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未成年人可以规定需收容教养3年以上等。......
2023-08-14
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并未专门赋予行政机关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相关责任,我国行政机关作为国家行政职能机关,在维护社会秩序、落实公共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介入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之中。可以借鉴美国重视家庭和社区对未成年人的矫治作用,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未成年犯罪治理的成功案例,建立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度。......
2023-08-14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510条第1款规定:“当提示交付或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致使买方有权拒收时,在卖方做出补救或在买方接受货物前,风险仍由卖方承担。”值得注意的是,UCC风险例外由出卖人承担的前提条件,和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的规定并不相同。因此UCC中的“返还关系说”尽管有道理,但对于我国《民法典》第610条的解释而言,可能依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2023-08-14
内容要素是识别行政协议的本质要素。“永佳纸业公司案”中提出了三个判断依据:第一,是否具有行政职权的行使、行政职责的履行,这其实就是判决书中五个要素中的“职责要素”,但后来被内容要素所吸收,并成为判断内容要素的核心;第二,是否具有行政优益权;第三,以目的要素作为判断内容要素的辅助要素。......
2023-08-14
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是案涉协议的性质,是行政协议还是民事协议,这决定了本案纠纷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大英县政府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肯定了案涉协议属于行政协议,但并未对《资产转让协议书》是否属于有名行政协议做出进一步论述。这一论述否定了一审法院的判断,实际上确定了案涉协议属于无名行政协议的范畴,即《适用解释》第十一条第(三)项中的“其他行政协议”。......
2023-08-14
同时,要建立第三种类型的具体认定标准,可比照劳动关系认定主体资格、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的四要件分别对其从属性的程度做出限定,与现有的用工关系做出区分,对网约工的用工权益实行弹性化保护。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023-08-14
根据上述确定的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概念,外在表达是指作品需要以某种作者以外的其他人可以感知的文字、图画、音乐等形式表现出来。上文中已经讨论过,人工智能创作的表现形式与自然人作品无异,是可以被感知的。......
2023-08-14
更有学者因此主张,应当将“拒绝接受”删除。也就是说,此时应对《民法典》第610条中的“因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进行目的性扩张,在出卖人给付具有根本瑕疵的标的物时,风险应当由出卖人承担。总结来说,“拒绝接受”导致风险回跳的标准在于:占有该标的物对买受人无利益可言,若不返还该标的物,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