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补足年龄制度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未成年人在实施严重犯罪时具备恶意,则视该未成年人已达刑事责任年龄。此外,恶意补足年龄制度的适用与引进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际适用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之后,公众未必能对其结果满意。最后,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中未成年人的受审能力受到限制。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或引进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均有其弊端,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的司法问题。......
2023-08-14
浮揽月[1]
摘 要:我国法律规定的14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应该降低又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不少刑法学者认为,我国应该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同时借鉴英美法系中的恶意补足责任年龄制度,使具有恶意的未成年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恶意补足责任年龄制度根植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是与判例法国家法律制度和体系相适应并且建立在充分健全的少年司法体系上的。反观我国,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且我国作为一个依赖成文法的国家,贸然适用该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结合中国国情、整体法律制度与事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行的责任年龄制度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应当予以维持。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恶意补足责任年龄规则、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Reflection on the Rule of Malicious Complementary Age in China
Fu Lanyue
Abstract:Whether the age of 14 is the minimum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lowered and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Many criminal law scholars believe that we should lower the minimum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and at the same time learn from the system of malicious supplementary age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mmon law system,so that malicious minors can bear corresponding criminal responsibility.However,the system of malicious complementary age of responsibility is rooted in common law countries and regions,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legal system and system of case law countries and is based on a fully sound juvenile justice system.In China,the independent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and as a country that relies on written law,it is risky to apply it hastily.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e overall legal system and the incident investigation report show that the current system of responsible age in China i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and should be maintained.
Key words:juvenile crime,malice supplies the age,minimum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最近大连一名13岁未成年人杀害一名10岁的女童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大肆宣扬我国规定的14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符合社会现状,对于该年龄标准是否应该降低又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2]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1)14周岁以下的,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对任何犯罪行为都不承担刑事责任;(2)14~16周岁的人,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对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强奸、投毒、贩卖毒品、放火、爆炸这八种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3)16岁以上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对任何犯罪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4)14~18岁为从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法律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我国犯罪年龄低龄化的趋势,以及新闻媒体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所引发的社会讨论,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适当引入恶意补足责任年龄制度。
本文将从恶意补足责任年龄制度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该制度不适用于我国的原因,以及我国对未成年人年龄现存制度规定的合理之处。
有关贸大法学(第5卷·2020)的文章
恶意补足年龄制度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未成年人在实施严重犯罪时具备恶意,则视该未成年人已达刑事责任年龄。此外,恶意补足年龄制度的适用与引进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际适用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之后,公众未必能对其结果满意。最后,恶意补足年龄制度中未成年人的受审能力受到限制。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或引进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均有其弊端,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的司法问题。......
2023-08-14
法院在本案中建构的行政协议的识别标准也存在有待商榷之处。据此,笔者认为,“职责要素”不应当作为行政协议识别标准的本质要素,而只能作为内容要素的辅助性要素,不能将所有行政主体履行职责制定的协议都视为行政协议。其三,由于案涉协议未涉及民事主体依法无权自由处分的公法性权利义务,行政优益权的涵摄并不明显,因此法官着墨不多。......
2023-08-14
行业人口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明晰的劳动关系却没有得到有效建立,导致外卖骑手的劳动行为无法纳入劳动法的保护框架,继而使外卖送餐行业从业者的劳动风险高位运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需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在劳动者受到工伤后具有先行垫付的义务。新经济形态下,公司的传统社会职能被剥离,劳动者与公司关系更疏离,成为原子化的个人。......
2023-08-14
贝卡里亚反叛了封建刑罚理论,以罪刑法定反对罪行擅断主义,以罪刑均衡反对酷刑威吓主义。由此,贝卡里亚在解构封建刑罚的基础上,为现代刑罚原则和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贝卡里亚看来,酷刑威吓作用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因此,贝卡里亚指出,要想有效的预防犯罪,刑罚应该舍弃这种酷刑威吓主义,让刑罚的强度和犯罪的大小始终保持均衡。对于贝卡里亚而言,这三类规范本质上是不同的,所承担的职责也是迥异的。......
2023-08-14
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本身即属于行政主体,其作为协议的一方当事人自然符合主体要素的要求,此无须多言。但受委托组织本身并不一定为行政主体,其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时,由委托机关参与诉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19]司法实践表明,在缔约主体与行政主体分离,但具有行政委托关系的情况下,依然符合识别行政协议的主体要素。......
2023-08-14
实际上,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具有较低程度的独创性的作品在我国也可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明确要求作品作者只能是自然人,这也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否定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法律虽然排斥对人工智能进行保护,但司法实践已经承认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价值,以及投资者对其可主张一定的权益。......
2023-08-14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法律范围内,只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具备法律人格。所以,要想将人工智能纳入劳动法律规制范围,势必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这一前提条件。当前,大多学者对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享有法律人格采取“工具说”和“控制说”。所以,笔者赞成赋予人工智能以独立的法律人格。......
2023-08-14
内容要素是识别行政协议的本质要素。“永佳纸业公司案”中提出了三个判断依据:第一,是否具有行政职权的行使、行政职责的履行,这其实就是判决书中五个要素中的“职责要素”,但后来被内容要素所吸收,并成为判断内容要素的核心;第二,是否具有行政优益权;第三,以目的要素作为判断内容要素的辅助要素。......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