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敬和,勤劳持家,孝亲睦邻,家和万事兴乃是其治家育人的基本思想。如此节俭谦虚,贵和睦、体孝道、行勤俭,居家有道,实乃其奋斗、谋生、立业、成国之大才之秘器。典故三勤俭持家,孝亲睦邻然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此外,曾国藩还主张“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儿女联姻也“不必定富室名门”,只要勤劳工作、勤奋学习、勤俭持家,定能成为大器。......
2023-08-14
原文说:“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又说:“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这表达的是对别人的错误的态度。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冒犯我们,做出各种错误的行径。《朱子家训》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小过错,我们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对于别人的大错误,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法。此外,《朱子家训》还给我们规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隐恶扬善”。这个成语出自《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他告诉我们,对于他人的错误,不要到处宣扬,不能让别人脸面无光。对于别人的善事,我们出于对他的尊重而宣扬出去,使得别人都对他进行赞扬。要做到隐恶扬善,是需要很大的胸襟的。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真心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由衷地想他人之所想,知道他人不想要被所有人知道自己的错误,也想因为自己的善事而得到别人的肯定。反过来说,如果把别人的丑事都宣传出去,就会导致他备受打击,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隐恶扬善,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须学会的。
典故五
韩琦大度
韩琦为宋之重臣,甚有名。有戚赠玉盏一,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至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后召显宦,特设一桌,覆以绣衣,置玉盏其上,且用其劝酒也。俄为一吏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小吏伏地请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有时。”顾谓小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度量宽大如此。
解读:韩琦看到自己心爱的宝贝被打碎,丝毫没有责怪仆人,而是为他开脱责任,说这是他无意的。这需要很高的道德境界。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当场处罚仆人,要么事后跟别人说仆人的不是,做不到真正的隐恶扬善。我们要向韩琦学习,做到“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我们现代社会似乎讲究睚眦必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于别人的错误不弃不饶,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肯松手。要么就是嫉妒心泛滥,生怕他人有什么好处让别人知道,因此隐藏起来。比如我们的同学有一次做了错事,拿走了学校的篮球,后来这位同学已经归还篮球而且早就道歉了。但是如果有人不分场合地宣扬这件事情,而且添油加醋,给别人造成重大的伤害,这就是不懂得隐恶扬善的道理。
有关成才有道的文章
勤俭敬和,勤劳持家,孝亲睦邻,家和万事兴乃是其治家育人的基本思想。如此节俭谦虚,贵和睦、体孝道、行勤俭,居家有道,实乃其奋斗、谋生、立业、成国之大才之秘器。典故三勤俭持家,孝亲睦邻然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此外,曾国藩还主张“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儿女联姻也“不必定富室名门”,只要勤劳工作、勤奋学习、勤俭持家,定能成为大器。......
2023-08-14
宋代的陆象山也非常推崇这句话,常常以此教育学生,以致被人批评除了一句“先立乎其大之外别无伎俩”。不能立乎大者,难免变得狭隘。立乎大者,才能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竭的动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不会轻易退缩低头。立乎大者,才能不被社会中的虚名浮利迷惑头脑,不会贪图一时的安逸。在朱熹看来,求学问的目的不是记诵词章、沽名钓誉,而是明礼修身,然后推己及人。......
2023-08-14
尤其是当我们学习、研究的方向涉及多个相关知识领域时,知识受到限制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讲:“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是说稳定时容易维持,没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除,轻微时容易涣散。以此说明事物由简单而复杂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非常稳定还没有变化时容易进行掌握和计划。老子“其安易持”的思想对于掌握和运用知识资源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2023-08-14
显然,着意建构权威的做法是等而下之的,而刻意遵从权威的做法也是愚昧无知的。精神与信念的持存务必是依赖自身体悟而日日新,古今圣贤无一不是从日常生活言谈举止做起,无一不注重心灵体验与精神修养。这是因为个体生命具有无限的内在丰富性和可能性,真正以生命觉悟、境界提升为追求的人必定是基于自身生命样态的人,这种实实在在的内在修养既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彼此替代。......
2023-08-14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婴孩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形象化比喻,这也是在说得道之人应有一颗赤子之心。“比于赤子”对成才之道的启发是我们应始终保持学习进步的心态,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从学校到社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于能否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小学生,是否有赤子之心。......
2023-08-14
对此,老子有深刻的阐述,《道德经》第一章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从“无”中去洞察、领悟事物的奥妙,从“有”中去观察、体会事物的端倪。“无”即是不带主观偏见地观察事物,“有”则是有预设的观念,以此看到的是事物的表面。“无”和“有”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二者之中老子更注重的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更能体现自然无为的原则。......
2023-08-14
所以,《家训》里说,“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有德的人,不管年纪大小,我都要尊敬他;无德的人,就算是比我年长,也要远离。那么评判一个人高下的核心标准是什么,朱熹认为,这个核心标准就是“德”。选择了优秀的朋友师长,就要向他们学习,“见贤思齐”。故而周公之贤,还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去天下之贤人。......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