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与化学世界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从衣服鞋帽到饮食器具,从塑料制品、罐头食品、化汝品到家具、洗涤剂等等,多多少少都与化学品有关。世界上化学品已达500多万种,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有9万多种。许多饮料还加入了食用色素。在行、用方面,化学物质种类繁多。生活用品上,化学物质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在化学品充满市场的情况下,专家们建议选购家用化学品要慎重。......
2023-12-07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妙行无住分第四》
佛陀彻悟之后致力于点化弟子,普度众生,因而佛典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如何传授智慧与掌握真谛的精彩论述。此段中的菩萨即指获有大智慧、通达大境界的先觉者,并成为往后所有在追求人生修养和生命觉悟的道路上精进前行者的典范。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心性修行和成就自我的远大目标,菩萨何以能超凡脱俗、离除困苦、自信自怡而到达彼岸呢?佛陀向弟子须菩提道出了真谛之所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无住”。住即停留、沉滞,耽于思虑,用意过深。在佛看来,一个真正伟大的智者应该毫无保留地积极行善,行善的结果自然是给世界带来福祥,而且必须在行善者的心中完全达到行于当行、纯净无私、不沾沾自喜、不谋求回报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对世界给予最大的恩惠的同时实现自我、成就大我,因此真正的自我不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私我,而是区别于小我的大我。所谓的私我、小我实际上是与声、香、味、触的物质享受过度沾染乃至备受欲望侵害的病我,而为佛陀所顿悟的大我是永恒的、光明的、欢喜的、自在的,是打破色、相、法、思、福德种种界域和局限的博大而豁达的真我。佛家强调的不可思量或不可思议旨在通向不可限量的、圆满自足的精神体验,这种真正的富有和自得如同老子所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由此可见,平素贪财恋物、患得患失的人在不遑论及利益得失之时已然背道离德、因小失大、纵得恒失;而超越一切外在实物与虚名束缚的人,才会美妙地体验到身体力行、精神自在的极乐胜境。是故人生在世,明道所向,不可不慎。
寓言一
牧童云游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庄子·徐无鬼》
解读:黄帝迷途而路遇神异童子,问道之后又问如何治理天下。只见童子举重若轻,以游为喻,意在启发黄帝。其实治理天下并不难,无为而治,简单易行;重要的是如同一个小童能率性而行,真正明白自己的禀赋、意趣、追求和天地自然之法则、天人合一之妙道,此外一切人为的忧虑、困惑、愁苦都不过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而已。从这两则对话来看,共同之处都指出了“行”对于生命的意义远胜于“思”,而思索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之中来体现。在身体力行的层面我们更容易也更本质地体悟到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神妙感觉,例如道家的恬淡、畅达,佛家的光明、欢喜,甚至儒家的平和、安乐。
有关成才有道的文章
衣食住行与化学世界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从衣服鞋帽到饮食器具,从塑料制品、罐头食品、化汝品到家具、洗涤剂等等,多多少少都与化学品有关。世界上化学品已达500多万种,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有9万多种。许多饮料还加入了食用色素。在行、用方面,化学物质种类繁多。生活用品上,化学物质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在化学品充满市场的情况下,专家们建议选购家用化学品要慎重。......
2023-12-07
无徵古史寄幽思写字累了,便闲翻报纸,看到报上说某地要公祭炎帝陵,显然受到祭祀黄帝陵的刺激,有人在报纸上郑重其事地大声疾呼:都说是“炎黄子孙”,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并引经据典考证了炎、黄的分野与系谱,证实着他们各自作为“祖先”的资格。《史记》都说黄帝传说不雅训,缙绅先生难言之,大约是史料不足据罢。......
2023-12-04
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①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意为圣人的情感顺应事物而生发,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②无所住而生其心:意为不执著,让心境处于自然的状态。出自《金刚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023-11-21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解读:佛陀直言《金刚经》是一部蕴涵深厚、振聋发聩的上乘经典,而只有立大志、发宏愿的人才能听懂其中的奥义。奉持《金刚经》的先觉者继续为世人解说经义,则不仅能无私地利益他人,也能更大地成就自己,而且还承传、弘扬了世间的大智慧。......
2023-08-14
16 款旅行必备 App 大盘点:吃玩住行一站全齐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旅行 App 层出不穷,究竟哪些才是旅途中的干货良友?主推亚太地区即时订房服务,覆盖15个国家及地区,250 个城市。支持语言: 包含中、英、韩文在内的14 种语言航旅纵横出身正宫的航班 app,拥有官方的一手航班信息。......
2024-01-27
文公刚一入宫,门外就有个自称是寺人披的人赶来求见。真正能使他有恃无恐的是,他此时手中已掌握了一条决定文公生死的情报。一个可以被判死罪的人,不但敢找上门来全无惧色,且口气如此强硬,文公知道寺人披手里一定握有他所需要的什么东西。这一举动使得过去与文公有旧怨的人大受鼓舞,头须于是也来叩响文公的宫门。封雍齿、用头须、不杀寺人披,表明了君主的好恶已不再是个人的好恶。......
2023-08-30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均以尊重贤士、爱护人才而出名,因而被合称为“战国四公子”。这里仅说说赵胜和魏无忌的事迹。赵胜不得不向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发出紧急呼吁。魏无忌别无他法,只得率领自家门客,车骑百余乘,前去救援赵国。最后还是魏无忌,派遣门客将凶手擒杀,替如姬报了仇。因此,侯嬴建议魏无忌,通过如姬盗窃兵符,必能达到目的。......
2023-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