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强不息,不断内省,见贤思齐,笃行实践:成才之道

自强不息,不断内省,见贤思齐,笃行实践:成才之道

【摘要】:典故一锥刺股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一方面,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秦国的不纳,另一方面也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通过不懈努力,在漫漫成功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苏秦最终在战国政治的舞台上获得了光彩夺目的成功。不断自我反省是古人秉持的一种(成为)社会精英的素养,也是他们认可的成才、成功的一种表现,不断自省,方能有大格局、大事业。

孔子一生都在笃行实践仁道,为了完成他的事业,他强调“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通过“学而时习之”不断提升自己,乐见“有朋自远方来”的切磋砥砺的外部条件,以达到不断提升自己的目的——无论是知识技能、道德修养和其他方面的诸多素质皆是如此。即便遇到“人不知”,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深刻剖析自己,择善而从,不善则改,使自己不断强大。《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自己犯的错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做到“不贰过”,即便错了,只要能改正,也能得到众人的认可。“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因此,人只有真诚面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真正做到谦恭和不断反省,通过自我本身和道德意志的不断对话,方能逐步得到成才、成功的素质。

典故一

锥刺股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战国策·秦策一》

解读:这则“锥刺股”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苏秦在游说秦王失败后,无论在精神投入还是物质预算方面都严重超支,面对家人的冷漠,他品尝到了人情世态的苦涩。一方面,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秦国的不纳,另一方面也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此时的秦国,成了他为自己树立的一个最合适的假想敌,而在心中,他一定还有更为远大的成功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在漫漫成功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苏秦最终在战国政治的舞台上获得了光彩夺目的成功。《论语·季氏》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这九思是“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他老人家让我们思考什么呢?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晋傅玄《傅子·仁论》说:“君子内省其身。”不断自我反省是古人秉持的一种(成为)社会精英的素养,也是他们认可的成才、成功的一种表现,不断自省,方能有大格局、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