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就瞩目,百姓称之为天生成功

成就瞩目,百姓称之为天生成功

【摘要】:关于教化的效果,《道德经》第十七章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主要是说,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是知道他,当教化成功后,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受教者没有感到被统治、教化,也没有被外在事物所压迫,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自然状态。

在施教过程中,施教者传授的专业知识,由于未使受教者有认同感,受教者只是出于应付,并不能坚持,时间或短或长,最终还是放弃所学专业知识。受教者即使在竞争和各种压力条件下会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总把它当成自己的对立面,是为了某种回报不得已而进行的付出,并没有看成是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宝贵资源。

让受教者与所学知识和施教过程融为一体,才具有实质性的施教效果。关于教化的效果,《道德经》第十七章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主要是说,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是知道他,当教化成功后,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受教者没有感到被统治、教化,也没有被外在事物所压迫,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自然状态。就统治者来说是因为无为而治,按照民众的本性施行教化,教化的内容被民众真正地接收,使教化内容在民众身上具有稳定性,也就能不失信于民,民众与统治者是一种稳定的诚信关系。相反,随着教化内容的功利性、强制性增强,民众对施教者的态度就有称赞、畏惧,甚至污辱。这种尊重受教者自然本性的教化方式,对于培养人才的启发意义在于,受教者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施教方法,以客观的心态,发现受教者的思维特点和兴趣所在。找到兴趣、培养兴趣,教化的双方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知识的传授,才能建立诚信、稳定的关系。若忽视受教者的特点,只顾传授知识,所传授的知识难以让受教者接受并自觉纳入自身成才的过程之中,也难以启发受教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老子所讲的这种教化效果,对于知识传授的现实意义在于要因材施教,特别是注意通过兴趣渠道施教。应当把知识看作受教者思维和兴趣的延伸,不是让知识与受教者相对立,外在于受教者的成长过程。因此杰出的施教者不仅深刻地掌握知识,而且准确地掌握知识与思维、兴趣的关系。若能对知识参照受教者的思维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将会激活知识。针对受教者的具体情况,这种分类是非常灵活的,不拘一格。例如依据受教者的思维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记忆类知识、应用类知识、研究类知识。同一知识可以对受教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使其思维活跃起来,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等到知识掌握了,对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施教过程施教者与受教者建立的就是一种信任、朋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