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揭示生命真相: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阅读

揭示生命真相: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阅读

【摘要】:《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一共有5本,可以说本本精彩。读着尼古拉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一个天真的自己,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怎么尼古拉的有些做法、有些想法和我的童年如此相似?这套书的写作很有意思,它就像一部摄像机在不断地转换镜头——尼古拉眼中的伙伴,尼古拉眼中的老师,尼古拉眼中的父母……尼古拉和亚三偷偷抽雪茄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一共有5本,可以说本本精彩。读后不禁感叹,法国作家竟如此了得,把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读着尼古拉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一个天真的自己,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怎么尼古拉的有些做法、有些想法和我的童年如此相似?

作者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创作故事的,通过讲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法,他们眼中的大人,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是很难的,而作家戈西尼做到了。

这套书的写作很有意思,它就像一部摄像机在不断地转换镜头——尼古拉眼中的伙伴,尼古拉眼中的老师,尼古拉眼中的父母……

尼古拉的每一个伙伴都很有特点,比如,贪吃的亚三每次出场都在吃东西,而尼古拉每次都在用同样的话来介绍他的这位伙伴:“亚三是我的伙伴,胖墩儿,老吃东西。”这样的语言不断在几本书中重复出现,而这种重复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啰唆,反而每一次都会让人忍俊不禁。其他的伙伴也是各有特点,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具体可感,如在眼前。

尼古拉的老师有班主任,还有督学沸汤先生,而这位督学的每一次出场都伴随着混乱的场面,可以说,他所到之处,总是像沸汤一样。

尼古拉眼中的父母有时会让他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们总是为了很小的一件事情吵架。在对待尼古拉养蝌蚪的事情上,父母一个反对,一个赞成,但最终还是父亲让步,陪着尼古拉把蝌蚪放回了池塘。父亲总是跟邻居贝杜先生发生点小问题,这些小问题让人看到了男人之间的那种互不相让的关系,有时甚至是斤斤计较的。尼古拉参加夏令营,看到父母眼中的恋恋不舍,他都快搞不清究竟是谁要去参加夏令营了。

尼古拉和亚三偷偷抽雪茄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我在八九岁的时候,也曾偷偷拿了一支香烟到外面去吸,结果刚吸了一口就被呛得咳嗽不止,就像书中描绘的情景一样。虽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吸烟,但是小时候还是对大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其实,人有某种习惯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有时是后天环境社会因素造成的。比如,长大后吸烟和小时候因好奇而尝试吸烟就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发现类似问题的时候没有必要如临大敌,对孩子而言,尝试一次,他就不好奇了,一切也就成了过去。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摒弃外界一切影响因素,要想让他们学会生活,还需要融入生活之中。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就是要给他们自己尝试、自己改正的机会。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做“傻事”,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必然发生的,不必太紧张,坦然面对即可。

一个个让人发笑的故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让人不禁感叹作家的伟大。但是,如果真的把这些还原为真实生活,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如果我是尼古拉和他的伙伴的老师,我会怎样?如果我是尼古拉的父母,我会怎样?我想我也会像书中的父母和老师一样疲惫不堪的。为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会发笑,而转变为现实会发怒呢?原因或许就在于读的时候我们是抱着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些孩子的,我们会试着去理解他们,然后就可以轻易原谅他们。而在现实的世界中,真正地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尤其是顽童,却是很难的,一颗宽容的心是需要修炼的。每个人都有童年,也许我们的童年是不被宽容的,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去苛求孩子。孩子有时虽然顽皮,但是他们是善良的,他们能够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成人,他们对待成人也总是抱以宽容的态度。

尼古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人生不能重来,童年不可复制,成长不可代替,经历不可传递。让孩子经历真实的童年就是捍卫孩子的权益。真的感谢本书的创作者们,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童年,让我们了解了孩子,更在无声中传递了一种信息——尊重孩子就是尊重生命,宽容孩子就是善待生命,发展孩子就是滋养生命。

【阅读小贴士】

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摒弃外界一切影响因素,要想让他们学会生活,还需要融入生活之中。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就是要给他们自己尝试、自己改正的机会。

人生不能重来,童年不可复制,成长不可代替,经历不可传递。让孩子经历真实的童年就是捍卫孩子的权益。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生命,宽容孩子就是善待生命,发展孩子就是滋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