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小学阅读实用策略:在经历中成长

中小学阅读实用策略:在经历中成长

【摘要】:一口气读完《亲爱的汉修先生》,感觉自己就像书中的男孩鲍雷伊一样,经历了一次成长。鲍雷伊从一个小男孩成长起来了,他慢慢变得坚强、自信,而这一切和他周围的人又是密不可分的。这些人让鲍雷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思考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在对待父亲的问题上,鲍雷伊有很多次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他不断成长、不断适应现实的过程。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从《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一口气读完《亲爱的汉修先生》,感觉自己就像书中的男孩鲍雷伊一样,经历了一次成长。读完后,内心的那种感觉依然久久萦绕。

鲍雷伊因为父母离异、家庭状况不好,而慢慢学会了独处,学会了自立;在和同学的交往中,学会了如何结交朋友;在和作家汉修先生的书信来往中,学会了写作,学会了观察、体验和感悟,学会了写日记,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鲍雷伊的书信和日记中充满了太多的遗憾,他没有找到偷吃自己午餐的“小偷”,他没有看到爸爸妈妈的“第二次婚姻”,他没有得到作文比赛的第一名,他没有宽敞明亮的家……这一切的不完美一直延续到这本书的结尾,让我们为鲍雷伊感到惋惜。然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作者没有因为要创作这部作品而把生活有意夸大或缩小。

鲍雷伊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六年级,才获得了小作家征文荣誉入围奖。其间,鲍雷伊用了很多署名——您的朋友、您最棒的读者、您最喜欢的读者、学生鲍雷伊、您的头号书迷、筋疲力尽的读者、您以前的朋友、还在生气的鲍雷伊、受够您的鲍雷伊……通过这些署名,我们就像看到了一个天真率直的小男孩站在我们面前,感觉是那么亲切和真实。我们从这些署名也能感受到鲍雷伊内心的变化,看到他不断成长的足迹。

鲍雷伊从一个小男孩成长起来了,他慢慢变得坚强、自信,而这一切和他周围的人又是密不可分的。不窥探他隐私的母亲,爱他而又比较负责任的父亲,注意提醒他、帮助他的法兰德林先生,把汉修先生的新作第一个给他看的图书管理员,他的好朋友培瑞……这些人让鲍雷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思考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通过和这些人的不断交往,鲍雷伊学会了怎样与别人交流和相处。在对待父亲的问题上,鲍雷伊有很多次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他不断成长、不断适应现实的过程。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从《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书中的人物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在这些不起眼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通过文字在起作用,而是通过心灵在起作用,它就像一面镜子,用孩子最纯真的心灵做我教书育人的镜子,让我明白,孩子要靠自己去成长,成长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孩子成长需要引领,教育要靠被教育者自身主动地参与……写作是思想成长的过程,要靠阅读历练思想,要靠写日记打磨思想,要靠观察感受人生,要用体验证明成长……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学校中实施“读书工程”的决心。

一本小书,却蕴含了太多的力量,值得每一个人去欣赏。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孩子,看到这本书我会很高兴,因为读这本书就像在和鲍雷伊聊天一样。我相信孩子们都会喜欢这本书,我也相信每读一遍这本书,都会产生新的体验、新的感受。

【阅读小贴士】

孩子是父母的,但他更是自己的,他要自己去面对将来的生活。

儿童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他要慢慢在人生经历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理解与尊重。儿童又是淡泊名利的,对荣誉的渴望,对失败的沮丧,远没有成人那么强烈。

儿童要靠自己去成长,成长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儿童成长需要引领,教育要靠被教育者自身主动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