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小学阅读实用策略:陪读由绘本起步

中小学阅读实用策略:陪读由绘本起步

【摘要】: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这时候,其实可以对应一年中的几个季节主题,给孩子选择相关的绘本。比如中国年快到了,我们就可以找一些和中国年相关的绘本,《我的第一个中国年》《年》《团圆》等,让孩子一边读绘本,一边体验节日的风俗,这样孩子对节日的理解就会加深。

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提的是图画,绘本用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3—6岁的主题阅读期,怎么选绘本

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很多父母意识到绘本阅读可以给孩子带来诸多可喜的变化,比如满足其好奇心,帮助其学习良好的习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是一种浪漫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理大家都懂,然而面对自己家孩子的阅读培养问题,家长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我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绘本呢?每一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喜欢的绘本类型,那么怎么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面对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绘本时,我们会看看这个,挑挑那个,觉得这些书都挺不错的,着实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适合看哪类书。

在这些年挑选绘本的过程中,除了用那些权威的儿童阅读书单或各大国际奖项获奖书单按图索骥外,针对以上家长们关心的选书问题,我琢磨出给孩子挑选合适绘本的三个技巧,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可针对孩子最近的行为寻找相关主题的绘本

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可能固执,可能不爱听批评,可能爱发脾气,可能不好好吃饭,等等。总之犯错误、犯糊涂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孩子完美,所以在给予理解的同时,教育是不容缺失的一个主题。然而耳提面命式的说教,也许效果并不好,不能使孩子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错误,他们会难受或者抱着明知错了却不愿意承认的心态拒绝与我们交流。

这时,挑选对应绘本就是很好的引导工具,它能恰当地将我们想要给孩子的教育主题在潜移默化中就传达到孩子的意识中。

比如说,孩子不爱去幼儿园,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大卫,上学去》《幼儿园一点都不可怕》《上学一二三》等绘本,通过每晚一本的阅读速度,间接地给孩子一个观念:上学很有趣,小朋友都应该上学……我们与其浪费口舌给孩子讲很多道理,不如找几本相关主题的绘本,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启发、改正错误。

二、根据孩子的日常爱好挑选相应主题的绘本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的东西,只要绘本上讲的是孩子喜欢的内容,他就愿意花时间去看,花时间自己去琢磨,或者他就会缠着家长给他讲讲这些故事。

这些让孩子喜欢的内容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帮助他们慢慢学会自主阅读。

孩子们会尝试着看懂一些简单的词来给自己讲故事。看着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用心地琢磨,家长们会觉得很欣慰。

给孩子挑选他感兴趣的绘本是十分重要的。当他们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往往就会忽略难、看不懂这些问题,为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三、针对生活中即将到来的节日挑选相应文化主题的绘本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和孩子空泛地讲早上、晚上或者春、夏、秋、冬这些概念,特别是圣诞节或者中国年等节日相关的文化习俗时,孩子一点概念也没有,他们不仅不会理解我们所讲的内容,而且会产生更多的疑惑。也许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这么早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识是不是太早了?孩子是不是不能理解呢?甚至会因为孩子没听懂而失望,有时还会因没能控制好情绪,采用了一些不良的教育方式。

这时候,其实可以对应一年中的几个季节主题,给孩子选择相关的绘本。比如说春天快到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遇见春天》《花婆婆》《这片草地真美丽》等关于春天的绘本——当我们沐浴在春风里,正好可以用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景象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春天,这就是应时的绘本选择。

应节的绘本就更容易了。比如中国年快到了,我们就可以找一些和中国年相关的绘本,《我的第一个中国年》《年》《团圆》等,让孩子一边读绘本,一边体验节日的风俗,这样孩子对节日的理解就会加深。

以上这三个选书技巧,其实每一个都可以成为一个大的系列:情商管理系列、兴趣爱好系列、假日文化系列,然后穿插到一年的阅读计划中,能成为一个规模体系。

这是重视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父母可以亲身实践的一个有的放矢的选书思路,而且和孩子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绘本阅读“童子功”

我突然想起一个小故事:

孩子和爷爷在河边玩耍,孩子问爷爷:“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时间长了不也是会忘掉吗?”

爷爷让他把家里放煤炭的空竹篮拿过来去河里打水。孩子很疑惑,打了一篮又一篮的水,水却都流走了。

孩子问:“竹篮打水,不是一场空吗?”

爷爷说:“读书正如你今天拿竹篮打水一样,你总觉得什么都没有获得。可是你看看,原来脏兮兮的篮子现在怎么样了?”

阅读过后我们的生活也许并不能马上就发生改变,但是书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却在一遍遍冲刷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对孩子来说,读书最重要的功能是扩展他们的视野,进而让他们在未来面临选择时不会茫然失措。

如果你认为给孩子讲故事就是读读书,那么你就错了;如果你认为孩子读完书以后阅读就结束了,那么你又错了;如果你觉得阅读只是育儿中不得不做的一个基础工作,那么你还是错了。

对快速成长的孩子来说,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深入开发大脑潜能。比如,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过目不忘”这个词。拥有好记性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都会给孩子带来轻松的感觉,别人看10遍才能记住的一个公式,记忆力好的孩子或许只需要1遍就够了。以前我不太相信《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母亲的惊人的记忆力,但是渐渐地我才发现这种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是存在的,这就是人脑的无限潜力。

我的一个朋友,在她儿子年仅4岁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她的儿子是天才。我心想这个妈妈真的爱孩子爱疯了吧。然而,当我和她在图书馆亲眼看着她的儿子仅看了一眼书本的名字,就一个字母不漏地默写下来的时候,我被震撼了。他仅4岁,还没有去学校,在大多数孩子连26个字母都不一定写对的年龄,他却可以仅凭记忆写下书本的名字,更神奇的是他能根据单词的拼写读出那个书名。即便你刻意教了孩子英文,也不可能让他随便拿本书看一眼就可以默写出书名,这说明他有超常的记忆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大脑有无限潜能,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开发出自己特殊的才能。也许你的孩子并没有这个孩子那样超强的记忆天赋,但是没有关系,记忆力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孩子增强这部分功能的,而且我们不需要领孩子去上专业的右脑开发课,只需要在早教阅读过程中,用些小方法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打下基础。

一、逐字逐句复述

年纪还小的孩子,或者初次开始增加记忆力训练的大孩子,可以读那种图片比较多、文字比较少的简单绘本。由于这些绘本内容比较少,因此适合让他逐字逐句地理解文字,并把这些简单的内容复述出来。也就是每讲完一个句子就可以让孩子看着你重复一遍,这是帮助他训练记忆力的第一步。

注意:这种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喜欢这种记忆形式,一旦发现孩子有点厌烦就中止,等待下一次机会。

二、看图讲故事

阅读绘本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图片帮助孩子记忆。大部分绘本的图片都是根据文章的故事所绘,所以当孩子不认识字的时候,他会仔细地观察图片,以边看图片边听我们讲故事为乐。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适时观察,针对孩子感兴趣的点提出一些问题。这样结合文中故事,孩子会慢慢学会利用图片的一些细节来记忆故事。这个方法既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又可以帮助孩子多一种记忆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观察能力。

注意:不要在孩子观察图片的时候打断他们,当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实际上他的大脑正在探索和记忆图片的内容。

三、学着概括故事内容

当妈妈陪孩子读完一本故事书的时候,切记要第一时间请孩子回忆这个故事,比如给妈妈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包括人、地点、事情经过以及结尾等要素。当然,我们不需要孩子记住每一个细节,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可以概括整个故事,那么恭喜你,这证明他的记忆力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

当然绝大多数孩子年龄还小,不可能记下故事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我们只要求孩子记住一个概况,一来可以检查孩子是否在认真听你讲故事,二来这种即时回想是帮助增强记忆的最大功臣,三来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故事的要点,及写什么故事能离开这几个要点。不停地这么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帮助孩子为以后写作打下基础。

注意:记忆力训练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记住要点是什么,所以在读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有重点地提到这几个要点,并且告诉孩子稍后会问这几个问题,让他有意识地去记忆。家长一定不要着急,更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记住而生气,甚至骂孩子。

人的大脑很神奇,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只要它在运转,就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记忆力不是一种天赋,它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培养出来。以上这三个刻意练习,可以在日常阅读互动中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从而为孩子的记忆力训练打好基础,并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以便未来更轻松地应对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