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初中语文项目学习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集锦

研究初中语文项目学习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集锦

【摘要】:让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1.四篇文章都出现了“笼子”,你如何看待“笼子”?但在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做过多的辩解和回复。师生归纳、提炼主旨:不泯灭天性,不失去个性,不失去自我,坚守自我,冲破“笼子”!

过渡语:有首歌的歌词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鸟儿的天空这么广阔辽远,为何它飞不高,有的甚至飞不起来呢?也许读了老师的提示大家就会明白。让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1.四篇文章都出现了“笼子”,你如何看待“笼子”?你如何看待这几种“笼子”中的鸟儿?

2.梁实秋笔下的“笼子”代表着什么?

要求:分组讨论,拟出发言稿,推举代表交流展示。

提示:“笼子”的本意是什么?寓意是什么?

资料助推:

梁实秋主张“文学无阶级”,反对革命文学,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抽象人性论”,因反对文学的功利性受到过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尖锐批评。但梁实秋不是一个没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人,早在1935年他就撰文批评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参加慰问团亲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写过像《记张自忠将军》那样宣传爱国抗日的文章。但在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他是国民党的参议员,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投敌不仅使他愤慨,也使他感到受了愚弄。到重庆后,又目睹达官显要在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在官场比比皆是。于是一种由失望引起的幻灭感使这个本来就对老庄比较亲近的士大夫文人产生了思想危机,于是他转向独善其身,追求心境的平和。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他采取“一切只要随缘”的态度来对等生活,寄情于巴山蜀水之间,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处世,以超然的目光来审视尘世万象,《雅舍小品》中的散文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1938年12月,他在《中央日报》的《平明》副刊上发表了“编者的话”,他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有的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曾引起过文艺界的“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做过多的辩解和回复。《雅舍小品》可以说是他上述主张的艺术实践,或者借用台湾文学史家周锦先生的话说,《雅舍小品》正是上述主张遭到批判之后他的一种“无言的抵抗”。

师生归纳、提炼主旨:

不泯灭天性,不失去个性,不失去自我,坚守自我,冲破“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