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引发的思维碰撞、情感体验和思考感悟是较好的,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比如过于强调关于方法的训练,对朗读的指导不够充分,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引导也不够到位,这削弱了学生和诗歌情感的共鸣,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硬。......
2023-08-14
过渡语:有首歌的歌词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鸟儿的天空这么广阔辽远,为何它飞不高,有的甚至飞不起来呢?也许读了老师的提示大家就会明白。让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1.四篇文章都出现了“笼子”,你如何看待“笼子”?你如何看待这几种“笼子”中的鸟儿?
2.梁实秋笔下的“笼子”代表着什么?
要求:分组讨论,拟出发言稿,推举代表交流展示。
提示:“笼子”的本意是什么?寓意是什么?
资料助推:
梁实秋主张“文学无阶级”,反对革命文学,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抽象人性论”,因反对文学的功利性受到过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尖锐批评。但梁实秋不是一个没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人,早在1935年他就撰文批评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参加慰问团亲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写过像《记张自忠将军》那样宣传爱国抗日的文章。但在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他是国民党的参议员,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投敌不仅使他愤慨,也使他感到受了愚弄。到重庆后,又目睹达官显要在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在官场比比皆是。于是一种由失望引起的幻灭感使这个本来就对老庄比较亲近的士大夫文人产生了思想危机,于是他转向独善其身,追求心境的平和。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他采取“一切只要随缘”的态度来对等生活,寄情于巴山蜀水之间,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处世,以超然的目光来审视尘世万象,《雅舍小品》中的散文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1938年12月,他在《中央日报》的《平明》副刊上发表了“编者的话”,他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有的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曾引起过文艺界的“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做过多的辩解和回复。《雅舍小品》可以说是他上述主张的艺术实践,或者借用台湾文学史家周锦先生的话说,《雅舍小品》正是上述主张遭到批判之后他的一种“无言的抵抗”。
师生归纳、提炼主旨:
不泯灭天性,不失去个性,不失去自我,坚守自我,冲破“笼子”!
有关翰墨留香 “初中语文项目学习的实践与评价研究”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集锦的文章
教学中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引发的思维碰撞、情感体验和思考感悟是较好的,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比如过于强调关于方法的训练,对朗读的指导不够充分,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引导也不够到位,这削弱了学生和诗歌情感的共鸣,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硬。......
2023-08-14
史铁生达成了母亲临终的愿望,决定“好好儿活”,也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尽管病魔缠身,却坚持不懈,努力创作,成为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2023-08-14
第一环节:品析词句1.大词小用。②“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和人物的愉悦的心情。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谦让,儿子的孝敬、对母亲的关心。这些句子中显示出对称美,而且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2023-08-14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雱王《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2023-08-14
第一环节:初读感知1.文章标题中“礼赞”一词是什么意思?从中能很清楚地看出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参考: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二环节:再读探究默读课文,思考:1.围绕着对白杨树“不平凡”的赞美,作者展示了几幅优美的图画?资料助推:《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