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他们的事迹和带给你的感受,书写一段颁奖词吧。最后,老师把绘画者拜克先生对中国读者的寄语送给大家:故事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
2023-08-14
第一环节:研读诗歌 品味景语
问题:
1.这是一首赠予友人的诗,为何开头第一句不写人却写到“杨花”“子规”这些景物?能否将“杨花”“子规”替换成“桃花”“百灵”等其他景物呢?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然后派代表阐述看法。
2.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愁”又从何而来呢?
3.请结合前两句所体会到的情感,品析诗歌的三、四句(提示:可从写法、情感两方面进行品析)。例:怎么理解“寄愁心与明月”?
参考:
1.交流后得出结论。
开头第一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不能将“杨花”“子规”替换成其他景物。
杨花:即柳絮;落尽,“尽”是补语,落尽即已到暮春时节,古来暮春皆是伤怀之时。“杨花落尽”写景兼点明时令。且柳絮纤细如缕,随风飘零、前路未知,也是王昌龄漂泊身世、前途未卜的写照。子规:布谷鸟,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又称杜鹃。
这一句虽为写景,但选取的景物本身就饱含飘零之悲,离别之恨,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拥有特定的含义,因此不能用其他景物替换。
2.从“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愁绪暗藏其中。
“闻道”,即“听说”;可想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且迁谪之路荒远、艰难,让诗人对朋友的前途命运充满了担忧。
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3.例:“与”,给;我将自己装满了一腔愁绪的心寄托给明月。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客观人格化。
“我”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但这份担忧和思念无可诉说。唯有这明月能够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看到它。因此,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关怀寄予传递过去。同时,明月的纯洁也象征着二人的心灵都像明月一样纯洁光明,而且只要明月还在,二人的友谊就能如皓月般长存。
第二环节:深入意象 拓展文化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从“杨花”“子规”“明月”中选择其一,根据从前所学知识及工具书,深入探究每个意象的深刻意蕴。(每个意象最多被选四次;学生探究后老师补充。)
知识链接:
1.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某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会构成意境。
2.柳絮
① 和柳一起表达别离和思念。因为“柳”有“留”的谐音,古人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依依惜别之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
例:隋代民歌《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便是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望离人早归的思绪。
② 柳絮轻扬,从树上飘下,悠悠落地,摇曳生姿。这在富有闲情的诗人看来,无疑是一种雅致、一种柔美。
例:韩愈《晚春》中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生动地写出了柳絮飘飞时的神韵。
晏殊笔下“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展示了柳絮淡雅的风姿。
欧阳修笔下的柳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西湖的暮春景色,词人的安闲自适,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③ 因杨花、柳絮具有随风飘舞、漂泊无定的特点,与远离故乡、漂泊他乡的游子极具相似性,所以柳絮又是飘零的象征。
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飘飞的柳絮,一种飘摇不定的危机感跃然纸上。
④ 作为愁情的凭借,不只是离愁。
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边的愁绪正如漫天飞舞的柳絮。
3.子规
杜鹃鸟外形:身体呈黑灰色,尾巴有黑色横纹。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又被称为杜宇、望帝、鶗鴂等。
这一意象的神话由来: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日夜鸣叫,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蜀国人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的国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国了。
① 伤春、惜春。
曹雪芹《葬花吟》:“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② 乡愁、思念。
例: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③ 倾诉悲苦、哀怨。
4.明月
“月”在作品中往往达不到画面式的丰富和连贯,只是一个孤立景物。然而,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月传达出诗人内在的情志,意与景皆产生出主观性很强的形象,所以同一轮明月能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A.馆阁月。“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在这里,月亮衬托出诗人自得、闲适的心境。
B.隐士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月亮既像隐士般高洁空明、爽朗通脱,也有一些禅意,对月观心,明月在天光云影中空灵而自然,清幽而飘逸。
C.醉者月。李白是诗仙,本有怀才济世之志,却只能借酒消愁,此时最感亲切之物便是月亮。“月”这一意象在他笔下往往是他自由人格的象征,是高洁孤独的化身,是他的知己。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闺中月。很少写爱情的杜甫,也有望月动情之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了一位因貌美而被妒“潜配上阳宫”孤守四十四年的宫女,“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月在此处又成了尘世中情意的寄托。
有关翰墨留香 “初中语文项目学习的实践与评价研究”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集锦的文章
说说他们的事迹和带给你的感受,书写一段颁奖词吧。最后,老师把绘画者拜克先生对中国读者的寄语送给大家:故事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
2023-08-14
第一环节:凡人小事寄深情——宏观看篇1.梳理文本,全文只写了昆明的雨吗?汪曾祺心怀昆明的雨,笔下的人事景物无不笼罩在温柔的细雨中,虽然散乱,却被汪曾祺用“使人动情”这四个字牢牢地串联在一起,无一不透露着对雨季的热爱。......
2023-08-14
但其实当他执笔书写过去童年时,也抑制不住地显露了自己成年后的情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因此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童年与成年的情思是相互交织的,其中不仅有着儿童快乐的体验,还有着成人深沉的思考。这些复杂的情思在成年后的鲁迅的芜杂心境中开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抚慰与温暖了他奔波沧桑的心灵。......
2023-08-14
我们来聊聊大家在阅读《苏东坡的数字人生》时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学生谈谈所了解到的苏轼。资料助推:第一组数字:“8341”,苏东坡主要的从政经历。第三组数字:“123456”,这一组数字反映苏东坡的主要社会关系。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极好的兄弟。第一任妻子王弗。她一直跟随苏东坡,终身相伴,生死相依,死后葬在惠州。哲宗在位期间对苏东坡一贬再贬。......
2023-08-14
但就是因为他们知识分子的出身,在“文化大革命”中,作者一家都受到了迫害。“文化大革命”中遭摧残和逝去的亲人、朋友已经不能再回来了,需要用纪念碑来纪念这些人,同时也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使历史不再重演。......
2023-08-14
让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1.四篇文章都出现了“笼子”,你如何看待“笼子”?但在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做过多的辩解和回复。师生归纳、提炼主旨:不泯灭天性,不失去个性,不失去自我,坚守自我,冲破“笼子”!......
2023-08-14
表2细读文本作业参考表参考:1.《散步》一文,出现的有“我”、母亲、妻子、儿子,整个家庭氛围和谐。王谢家族的风采一时无人能出其右。出身高门,有才情有天赋,与其是谢道韫个人的写照,不如说是整个家族的写照。所以有文学修养与积淀的家庭方能孕育谢道韫这个小小妙人。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屋梁上的盗贼。......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