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善用授权:高效的中国式管人用人手段

善用授权:高效的中国式管人用人手段

【摘要】:权力分配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管人用人手段。事实上可以这么说,诸葛亮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就是事必躬亲,直接插手下属内部事务,抹杀了下属作为执行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很会使用事必躬知、不必躬亲的管理手段。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放权用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下属的潜力,让下属放开手脚做事,从而取得事业上的胜利。所以,领导者必须要善于授权、要择人授权。

权力分配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管人用人手段。一个领导者如果长期陷身于日常琐事,就势必疏于领导职守。决策者必须学会择人授权,可以勤政,但不是牺牲行政效率、领导效能而事必躬亲的勤政。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总是把诸葛亮视为好领导的典型,把他的“锦囊妙计”视为领导者成功谋略的典范,把他的“事必躬亲”视为“勤政”。

诸葛亮是个好领导、好丞相,这是没错的;诸葛亮的妙计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是不错的。问题是,“事必躬亲”到底对不对?好不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讲到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值得玩味。

当时,诸葛亮兵出祁山,和司马懿两军对峙于五丈原。司马懿害怕诸葛亮的妙计,坚守不出。诸葛亮想了一条计策——“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信一封。懿拆视其书,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画像

司马懿也是不出世的奇才,虽然心中大怒,却“佯笑”着。他看透了诸葛亮的计策,制止住已经气冲如斗牛的下属,并且还微笑着对使者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司马懿对问来使道:“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若何?”

使者实话实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司马懿哈哈大笑,把使者送出营去后,回来对诸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果然,没有几天,诸葛亮就一命归天了。

事实上可以这么说,诸葛亮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就是事必躬亲,直接插手下属内部事务,抹杀了下属作为执行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领导者直接插手下属的执行活动,这种做法并不十分恰当,反而不利于领导力的执行和下达。

当今一些领导者,视诸葛亮为崇拜的偶像,更视其“锦囊妙计”为领导工作的“绝唱”。而他们却没有诸葛亮那么用心,不过是把“走马观花”视为深入基层,把第二手资料当成“锦囊妙计”的“原料”,下去蜻蜓点水之后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下属留下了一批诸如紧俏项目、开发新产品、建设新生产线等“锦囊妙计”。下属抱着“上级领导水平高”的心态,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抛之脑后,忽略不计,而言听计从于他人。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很会使用事必躬知、不必躬亲的管理手段。他借用众人的脑力,大胆放权,使下属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自己腾出精力和时间来筹划大政方针,以保证领导力的质量。

曾国藩像

其实曾国藩本来是文人,并不懂行军打仗之道,他直接指挥过几次战役:靖港之役、湖口之战、祁门之战,每次都是大败而归,差点儿命丧敌手。曾国藩明白了自己不是领军打仗的人,“用将则胜,自将则败”,于是他就大胆放权,只致力于运用调度将领,而把具体的军务一概推给手下将领去做,让他们全权放手处理军中事务,绝不插手具体的作战指挥和部署。

曾国藩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发现了事必躬亲的害处之后,就立即改正,大胆放权,借用下属的心力,从而保证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放权用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下属的潜力,让下属放开手脚做事,从而取得事业上的胜利。

由于曾国藩的放权,他的下属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曾国藩的幕僚中走出了李鸿章左宗棠等朝中重臣、封疆大吏;走出了沈葆桢、丁汝昌等地方干才;走出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薛福成、郭焘嵩、黎庶昌;走出了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人员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宾。有着这些足智多谋的人替他运筹帷幄,曾国藩能不“料事如神”、“用兵如神”吗?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统治者“日理万机”,要把所有的事都照顾过来、都办好,那也是不可能的。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令后人扼腕叹息。更何况统治者并不都是全才,真正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即使是懂得军事的统治者,由于不是亲临现场,无法感知具体情况,也就谈不上随机应变了。仅仅靠坐在千里之外纸上谈兵肯定是要误事的,更何况在过去通信和交通都极为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事事都要请旨,那等旨意到达的时候连战场都清扫完了。所以充分的授权给将领,他们才能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最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才能。如果曾国藩自己不懂打仗,却又打肿脸充胖子,那只能落下一个常败将军的名声了。

领导者权力分配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超脱艺术。一个领导者如果长期陷身于日常琐事,势必疏于领导职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东而西乱,顾西而东扰,事倍功半。有些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每件事情都想亲历亲为,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自己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而下属也会因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慢慢变得不会思考和消极怠惰。

所以,领导者必须要善于授权、要择人授权。只有通过对琐事的超脱,才能做到对本职工作游刃有余,取得较好的领导效果。

曾国藩说:“做大事以多寻替手为第一要义。”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管理者要做的是选择适当的人,大胆放权,充分放权,把自己从日理万机中解放出来,让下属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由自己越俎代庖。作为管理者,在公司中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管,什么都干的管理者是什么都干不好的。所以,当管理者发现自己忙不过来时,就要考虑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干了应该由下属去干的事情,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合理向下放权的问题。这就如俗话所说,“杀鸡不用宰牛刀,掏耳朵用不着大马勺”!要记住,管理者是统帅,不是武将!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者既要委人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领导者应该切记:领导者拥有令下属仰羡的权力,这只是领导者的一个方面,同时,领导者身上还承担着比一般员工更重的责任。所以,领导者一定要用好权力这柄双刃剑,不要伤人也不要自伤。

曾国藩说:“做大事以多寻替手为第一要义。”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管理者要做的是选择适当的人,大胆放权,充分放权,把自己从日理万机中解放出来,让下属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由自己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