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心领导,以情动人,真正拂动了下属的心弦,管人用人才是真正到位的。中国人十分重情义、重感情,所以管人用人时要特别注重感情投资。三国时期曹操的老对手刘备就很善于运用以情动人的管人用人手段。可见,领导者以情动人,以义赢得下属,这种管理手段早已被各大管理学家们所认同。......
2023-08-14
有些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合群的自大。若干人自成体系,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党同伐异,这对于领导的权威是一种公然的挑衅,对于组织的团结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小圈子像恶性肿瘤一样有害,领导者绝不能纵容姑息,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中国有部分人曾饱受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小圈子之苦。早在东汉时就有党锢之祸,一群宦官与一群朝臣,分为浊流、清流打得不亦乐乎,打来打去终于把东汉王朝打到坟墓中去了,其后还演变成了绵延几十年的军阀混战。
唐代的牛李党争使朝纲废弛,朝廷由于内耗严重,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唐朝从此由盛入衰,国势日弱。
宋朝围绕王安石变法形成了元祐、熙宁两大对立集团,双方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在朝廷中玩起了“跷跷板”游戏:今日这党上来了,对另一党的人一律贬官降职,打入冷宫;明日那一党的人又得势了,于是不但要把受打击的损失夺回来,还要加倍进行报复,将另一党的人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可惜这一党的人并没有“永世不得翻身”,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元气又恢复了,于是乎又……
明朝的东林党与宦官的争斗也使本来就孱弱的明朝更加动荡不安,最终在农民军的冲击和清兵的马蹄下迅速灭亡。
当病症出现时,对症所用之药也必然会出现。比如清朝,就基本避免了党争之乱,这得益于清朝历代帝王的有力措施。清以明为鉴,认为明亡于党争、宦祸。所以,清初即在各府县学设立卧碑,明示规章。“不得妄立社名,投刺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并强调士人的一切舆论,“应以朝廷之赏罚为是非”,“人臣尤当以君心之好恶为好恶”。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朋党”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欧阳修。他虽然承认“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但认为人与人之间有的走得近些,有的走得远些,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看他们通过什么结合在一起。依据结合的信念和目标的不同,欧阳修分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君子之朋是“真朋”,因为他们“所守者道义,所信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也。”小人之朋则不同,是“伪朋”,因为“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流,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集”。
欧阳修所描述的“君子之朋”,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因为所谓朋党,并不只是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利益及共同的人生信念的品德,它还应当有着某种或紧密或松散,或固定或默契的组织上的联系,它需要人对人的人身依附,甚至要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因此,正直的政治家是不屑于此道的,但奸佞小人却精于此道,乐此不疲。
当大清王朝的雍正皇帝读到了欧阳修的《朋党论》时赫然震怒。他撰写了《御制朋党论》,对欧阳修大加挞伐。雍正皇帝认为欧阳修此文破坏了天尊地卑的君臣之分,“不能与君同好恶。上下之情揆,尊卑之分逆,则皆朋党之习为之害也。”于是,他声称:“假如欧阳修活在今天而发此言论,朕必诛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雍正像
雍正皇帝之所以有这样激烈的反应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组织若干人自成体系,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党同伐异,是对领导权威的一种公然挑衅,是对组织团结的一种严重破坏。
下属拉帮结派,目的无外乎是两个:其一是形成自己的派系打击其他的同事,积累更大的力量进行内讧;其二是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死党对抗领导,伺机取而代之。不论哪一种都会危害整个组织的团结,会威胁领导的权威。所以领导绝不能容忍小圈子的发展,一定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对待如此小圈子,领导决不能听之任之。保留了他们的权威也就相当于削弱了自己的权威,这无异于自杀行为。因此,对于结党营私的下属,明智的领导者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砸烂它。
双星集团总经理汪海在创业过程中就曾遇到过类似问题。
当时,企业的组织机构存在严重问题,27个科室中,能干实事的寥寥无几,且大多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因此进行机构改革裁减冗员势在必行。
但改革的主张首先受到了来自安全科的挑战。安全科势力很大,一个科室就占用一层楼,科员们个个待遇优厚。其地位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这里的20个人大多是领导的子弟亲属,后台较硬,被人称为“特殊王国”。对此,其他员工的意见一直很大。
汪海知道安全科很有背景,但如果容忍安全科我行我素、目中无人,那么自己以后的工作将很难开展,其他员工也不会服气,于是他打算拆除安全科的小圈子,彻底击垮这个“特殊王国”。
汪海下令,限安全科于第二天下午6点前将其占用的四层楼腾空,搬到指定的三间房子里。他知道这道命令必然会招来安全科强力的抵制。
果然,安全科的诸位特权者连夜开会,商量对策,决定“集体上诉”,到上级部门去告汪海的状;到了第二天中午,他们仍然占住四层,不肯搬迁,与汪海保持着僵持状态。
汪海知道这小圈子的实力,也知道自己可能会因此而得罪某些上级领导,但为了企业利益,为了自身命令的有效性,他没有退却。
汪海马上召集党组会议,决定如果安全科再不搬迁,就罢免其领导。这一招果真灵验,谁都不愿丢了自己的乌纱帽,科长在即将宣布罢免令的最后一分钟终于屈服,开始搬迁。
从此,来自安全科的阻力被彻底破除了,其他科在汪海改革之剑的寒光下也不敢再有任何抵制情绪,规规矩矩地执行汪海的命令。机构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企业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领导者在砸烂小圈子,清除内部团伙势力时,必然会遇到来自外部和团体自身的抵制和压力,这时领导者不能手软,要一打到底,不给其留有生存机会,否则,复苏后的小圈子势力将更加膨胀。汪海在机构改革中面对“特殊小王国”安全科的抵制并没有退却,而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将其逐渐击破,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也树立了自身的权威。
虽然古代有许多皇帝故意纵容下属形成小圈子,以便于自己从中控制,坐收渔人之利。但实际上这样做对于整个组织是不利的,而且一旦某个派系变大,那领导者自己就很难驾驭了。“小圈子”中的“小”不是指其能量小、人数少,而是针对它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组织上排斥大部分人,只注重自己内部的利益、不管全局的利益而言的。有时候,“小”圈子实际上人数众多,其成员大多占据要位,活动能量颇大。领导一旦纵容和漠视小圈子的发展,任其势力膨胀而不加干预的话,那它就会持续扩张,或割据一方,搞独立王国;或藐视领导,公然向最高领导者挑战。这种尾大不掉之势一旦形成的话,就很难处理小圈子和整个组织之间的从属关系了。小圈子于组织就好像肿瘤和人体,一旦肿瘤恶性膨胀,就有吞噬整个机体的危险,就会威胁人的生命,所以领导者千万不要容忍和忽视小圈子的存在和扩张。
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使在一个公司中,领导者也不要容许中层干部相互串通勾结或编织自己的一套体系,要坚决砸烂小圈子,让大家都能从全局出发,为全公司利益着想。
下属拉帮结派,目的无外乎有两个:其一是形成自己的派系打击其他的同事,积累更大的力量进行内讧;其二是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死党对抗领导,伺机取而代之。不论哪一种都会危害整个组织的团结,会威胁领导的权威。所以领导者绝不能容忍小圈子的发展,一定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有关中国式管人用人的32个手段的文章
只有用心领导,以情动人,真正拂动了下属的心弦,管人用人才是真正到位的。中国人十分重情义、重感情,所以管人用人时要特别注重感情投资。三国时期曹操的老对手刘备就很善于运用以情动人的管人用人手段。可见,领导者以情动人,以义赢得下属,这种管理手段早已被各大管理学家们所认同。......
2023-08-14
而能防患于未然,事事都能想到别人前面的领导更是明智的领导。虽然赵奢有先见之明、有观人之力,但赵王却缺乏这种洞察力。赵国派出老将军廉颇,战局很快陷入僵持。可见,如果一位管理者缺乏洞察先机的能力,那么他的团队将会处于危险的境地中。从此,比尔·盖茨“先发制人”的战略出台,多年来,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均被比尔·盖茨用“先发制人”的战略扼杀在摇篮之中。......
2023-08-14
义利兼顾的行赏往往能让受赏者更加心存感激。聪明的领导者不但用利益激励下属,而且还会认同下属,授予下属荣誉。天下人民追求利益的权力,绝不是不道德的,“利”的存在不容否认。他们在用人时就能洞察人性,义利兼顾。如果领导者虽然奖赏一个人却又公开表示不赞同受奖赏者的意见,那么就会让下属的行为失据,不知所从。楚国令尹虽然奖赏了直躬,却同时否定了直躬的行为,认为他的行为不符合孝道。赏则誉之,罚则毁之。......
2023-08-14
所以,该唱黑脸时一定要唱黑脸,千万别心软。所以杀一儆百,树立威名,通过严肃处理失误之人,避免今后其他下属犯下类似的错误则是首选计策。穰苴不得不按事先确定的时间,发布命令,宣读军纪,动员出征。因此穰苴决定要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借此严以立威,整顿军纪。一时间,士气高涨,穰苴的威名得以确立。紧接着,穰苴又挥师进军河上,一举收复燕国所占领土,至此,所失国土全部被收复。......
2023-08-14
中国人最懂得造势的作用,可以说一抓住机会,便要造势。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30多人,还有100多人被烧死。瀑布由天而降,势不可当,所造成的势能和冲击力是相当巨大的。......
2023-08-14
先秦法家代表韩非主张,君主在听取臣属谈话时,要采取“去恶去好”的方法。“去恶去好”的意思就是静静地倾听,不要显露出自己主观的好恶倾向。后来他根据晏子的建议,隐藏起自己的爱好,在全国禁止女子穿男装,从而恢复了社会的正常风气。面对这些献媚之徒,中国古代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采用隐藏好恶的方法来对付。......
2023-08-14
领导者对周围人的言行进行观察,对其内心和言行进行剖析,方能成为真正的测人专家,以达到“观人于微而知其著”的处世境界。见微知著引申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上,就是要注意细节。相处观察法要求知人者具有眼力,善于见微知著,从行为现象看到人的本质特征。相处观察法是传统使用的知人方法,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2023-08-14
所谓中国式管人用人的手段,就是符合中国人性要求的管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借力打力,以他人之力成自己之事。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思路也应如此,任何企业都会有由盛转弱的过程,自然也会有处于不利局面的时刻,因此懂得运用变劣势为优势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蒙牛用的就是这招借力打力。从品牌上,甘当老二,依附于伊利,借势于伊利。......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