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案例分析:风险和收益的认识与投资故事

案例分析:风险和收益的认识与投资故事

【摘要】:案例1认识风险和收益独立设计师和工厂合作生产一款衣服,工厂负责生产,独立设计师负责销售。案例3 徐小平与聚美优品的天使投资故事徐小平是真格基金创始人,也是新东方创始人之一,曾经以“青年导师”的称号闻名全国。陈欧干脆请求徐小平出18万美元,持股比例为10%,这样的话,估值正好是200万美元,起码能向团队交代了。这是聚美优品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案例1 认识风险和收益

独立设计师和工厂合作生产一款衣服,工厂负责生产,独立设计师负责销售。工厂来样加工成本30元,出厂价38元,只赚8元利润;而由独立设计师去销售,衣服标价138元,若市场反馈良好,在不考虑税收、物流成本的情况下,扣除给工厂的38元,每售出一件衣服可以获利100元。但反过来,如果独立设计师设计不受市场欢迎,哪怕衣服低于成本价 38元甩卖,也无人问津。独立设计师设计的衣服受市场影响,承担着比来样加工的工厂更大的风险,而扣除出厂价后多出的100元就是风险溢价。

对于来样加工的工厂而言,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小,哪怕市场反馈不好,设计师仍须支付来样加工的费用。如此,得不到该衣服的风险溢价理所当然。工厂的风险只在于下一次设计师还会不会找其合作。

启示:如果想获得高收益,那么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否则就要接受只能拿着固定的较低收益的现实。

案例2 规避风险与机会成本

电视台每到寒暑假就喜欢重播《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西游记》。这是电视台没钱引进其他电视剧吗?当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规避风险。这几部都是当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一部分小学生看着这些电视剧长大,且还有一批接着一批的小学生没有看过,如此,收视率会一直很好,规避了播放新电视剧可能导致的收视率低的风险,而且重播电视剧,对电视台来说费用低廉、成本可控。

但如此,电视台会失去一部新拍的电视剧在该电视台同时段播放的机会,若这电视剧是一匹“黑马”呢?

启示:在投资时,若选择规避风险,就不易获得风险溢价。在实际投资中,每个人因情况不同,会有不一样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率。很多人往往不能客观对待,既想规避风险,又想获得高收益,但这是不现实的。

案例3  徐小平与聚美优品的天使投资故事

徐小平是真格基金创始人,也是新东方创始人之一,曾经以“青年导师”的称号闻名全国。徐小平也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将天使投资视为青年导师生涯的延续。据说,徐小平投资从来不看报表,“热脑袋”决策是他投资的风格。很久以前,徐小平见过陈欧一次。几年后,陈欧做了一个游戏网站,并找到徐小平,说想要做游戏植入。说了半天,徐小平没听懂,于是直接问陈欧需要多少钱?陈欧说:“要20万美元”。徐小平问:“15万美元怎么样,给我多少股份?”陈欧说:“10%。”讨价还价了半天,陈欧说:“徐老师,我的团队也希望公司估值听起来有点价值,至少是个整数,200万美元级别。”陈欧干脆请求徐小平出18万美元,持股比例为10%,这样的话,估值正好是200万美元,起码能向团队交代了。

最后,徐小平妥协了,陈欧拿着18万美元和徐小平赠送的位于中关村地铁口的一套房子创立了Reemake游戏公司。后来,陈欧的项目失败了,但在此过程中,陈欧发现在网上卖化妆品很不错,于是团队就草草地设计了一个网站,叫“团美”。转型后,2010年3月,改名为聚美优品的“团美”每月收入达10万元,之后不断地突飞猛进,截至2010年8月,收入已经达到300万元,2018年年底已经达到500多万元,2012年年底,月销售额开始上亿元。

2014年,聚美优品在纳斯达克上市,徐小平获得了600倍的投资回报。陈欧的团队会营销,有强烈的媒体意识和宣传意识。这是聚美优品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启示:这个故事说明,市场的需求是收益的根源;要寻找市场的商机,而不应盲目跟风。

案例4 一个牧羊人上当受骗的故事

一个牧羊人牵着山羊和驴进城去赶集。三个骗子想骗他。第一个骗子说:“城里人非常喜欢吃驴肉,它的价格不菲。”于是,牧羊人非常小心地看管驴。骗子趁着牧羊人不注意把山羊牵走了。牧羊人发现山羊不见了,急忙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问他找什么。牧羊人说找山羊,骗子随便一指,说:“刚才看见一个人牵着山羊去林子了。”牧羊人急着去追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 “好心人”也没了踪影。牧羊人伤心极了,他来到一个水池边,发现一个人哭得比他还伤心,就问那个人哭什么,那人告诉牧羊人:“他带着两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在水边洗脸,却把袋子掉在水里了”。牧羊人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号称自己不会游泳,如果牧羊人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牧羊人心想可能到手20个金币,可以把损失失全补回来,他连忙脱下衣服跳下水去捞。当他两手空空地从水里爬上来时,他的衣服、干粮也不见了,仅剩下的一点钱还在衣服口袋里装着。

启示:只关注收益的人,是贪婪而无知的。容易受骗的人,只看到收益,而没有看到隐藏在收益背后的风险。

案例5 捕雀的故事

一天,犹太巨富列宛看到一个8岁的孩子在院里捕雀。捕雀的工具很简单,是一只不大的网子,整个网呈圆形,边缘用铁丝圈成,用木棍支起一边,木棍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在立起的圆网下撒上米粒,就牵着绳子躲在屋内。

不一会儿,就飞来十几只雀儿,它们大概是饿久了,很快就有8只雀儿走进了网里。列宛示意孩子可以拉绳子了,但孩子没有,他悄悄告诉列宛,要等那5只进去再拉。

等了一会儿,那5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4只。列宛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却说:“别慌,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可是接着,又有3只雀儿走了出来。列宛对他说:“如果现在拉绳子,还能套住1只。”但孩子好像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他说:“总该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终于,连最后1只雀儿也吃饱走出去了。孩子很伤心。

启示:欲望无穷无尽,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很多时候,贪婪不但不能满足欲望,反而会使我们失去原先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