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目标应具有清晰的内涵和确切的“水平”。我国学者发展了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理论,给出数学情感目标分类的基本模式和构建方法,并把布卢姆分类理论各类目标所对应的“内化”连续体中的层次列于圆括号内,以便把握各类情感目标的水平。......
2023-08-13
(一)整合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要与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培养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培养结合起来。一般地说,传统教学的策略是任由知识与技能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双线独立平行的发展。当进行知识与技能教学时,很少留意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而当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时,却又经常脱离知识与技能内涵。本应该相互联系的两个教学目标,人为地加以孤立和分割,教育功能大为降低。因此,我们提出了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策略。
整合是对现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机的组合,追求各种要素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整合”既反映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因此,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中要理清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将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强大的整体教育功能,这样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具有生命意义。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认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知识领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决定认知的水平和发展方向。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否积极体现,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更多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积极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理清三维目标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接受学习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有效的,但是,很难顾及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的学习。因此,必须考虑设计新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解释和调查等一系列方法活动,获得知识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各种感受,激发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体验的教学策略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传统教学策略上,往往采取口头说教的灌输方式。然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际、教材中,无法形成象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不易传授、说教,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习得。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达成,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亲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体验策略尤为重要。
1.在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设置情境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情境教学实际上是以心理体验的方式进行体验的情境,教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感情并生成意义。通过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上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感,催生灵感。
2.在活动中体验
哲学意义上,活动是指“人的感性活动”,它“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中的积极行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体能动性的高级形式”。可见,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活动,不但养成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意志;通过参观,调查及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的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知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态度、观点,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认知技能的传递上,却往往未意识到自己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的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
1.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富有情感
因为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发挥。”教学实践反复证实: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下,才能唤起学生振奋、积极的学习情绪。
2.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热爱数学
优秀教师不只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及方法和能力,而且还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及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以拨动、引发、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忱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的态度,价值观。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所起的感染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言话说服教育的力量,并且有持久的,乃至终生的影响。陈景润投身于数学事业,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数学上的皇冠明珠,就是缘于初中数学老师的影响。
3.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特殊的教学活动
师生之间交往的情感关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一切的师生关系之中。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的直接作用,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爱学生是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慈爱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引发学生间的友爱,构成“尊师爱生”这一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主基调。
情感具有迁移作用,一旦师生情感交融,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教师的良好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涉及的某些对象上,爱教师之所爱,信教师之所道,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的优化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有关数学教学论的文章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目标应具有清晰的内涵和确切的“水平”。我国学者发展了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理论,给出数学情感目标分类的基本模式和构建方法,并把布卢姆分类理论各类目标所对应的“内化”连续体中的层次列于圆括号内,以便把握各类情感目标的水平。......
2023-08-1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活动目标评价内容应当与当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总目标、学期目标一致。引导儿童学习数学并获得初步的数学概念,也是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
2023-07-30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张佩萍作者简介:张佩萍,上海市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在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体现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同频共振过程,这一切正是充分展现数学思维过程的自然结果。这样周而复始、潜移默化,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及能力。......
2023-11-30
投标策略是指承包者在投标竞争中的指导思想与系统工作部署及其参与投标竞争的方式和手段。投标人要想在投标中获胜,既中标得到项目工程,还要从项目中盈利,就需要研究投标策略,以指导投标全过程。通常情况下,投标策略有以下几种:1)以信取胜。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低价一直是工程投标中的重要因素。4)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5)采用长远发展的策略。必须涉及投标报价过程的每一个具体阶段。......
2023-07-02
仅仅这样说一下,并不足以证明教育数学就有权存在,还必须说明再创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数学的大后方,也并非无事可做。因此,为了数学教育的目的,我们应当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数学知识。前面,我们着重讨论平面几何、极限概念和实数理论,也正是因为它们是公认的难点。难点,给教育数学提供了课题。这是教育学与数学面临的问题,是数学教育与教育数学的共同任务。教育数学,还怕没有事做吗?......
2023-10-17
(一)围绕教学内容的情感交流主回路及其对应的情感教学核心策略围绕教学内容的情感交流主回路对应于情感教学心理学中的第一条回路,即在师生间伴随着教学中的认知信息传递而形成的情感交流回路。(二)基于师生关系的情感交流次回路及其对应的情感教学辅助策略基于师生关系的情感交流次回路对应于情感教学心理学中的第二条回路,即在师生间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回路。......
2023-07-04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有着极大的优势。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对于这种特殊的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为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或者是对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美术教学正是体现为一种对学生审美情感能力的开发,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感的水平,从而渗透在其他文化素养之中。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既是美术课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2023-07-23
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是让学生创新从自发状态上升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教学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