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备课教师的准备工作,课程标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的准备工作,课程标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摘要】:备课中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熟悉《课程标准》、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制作或准备教具等等。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备课中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熟悉《课程标准》、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制作或准备教具等等。

(一)熟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数学教师应当理解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明确数学课程总目标,熟悉自己所教课程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框架,尤其要把握好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例如,从总体上讲,《高中标准》对系列4中的专题“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的教学要求是,利用具体实例,使学生感受到优选问题和试验设计问题的大量存在,了解、理解或掌握单因素、双因素的优选法和多因素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及其思想和应用。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实验,不要纠缠严格的证明,以理解这些方法的实质和思想为主。

(二)研究教材

首先,结合《课程标准》,将所用教材(教科书)认真阅读一遍,大体了解其内容结构,弄清楚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整体的逻辑结构,大体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对教科书所配备的习题和练习题也要做一番研究。对于那些解答起来没有把握的题目,要提前搞清楚,至少做到能正确解答。

(三)了解学生情况

通过研究档案、家访、个别交谈、分析作业或试卷和考试成绩等方式,了解授课班级的整体班风和学风,普遍的学习习惯、数学基础、数学能力、数学学习态度以及道德素养。同时,也要重点了解班级中数学上的后进生和尖子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是课时备课,还要通过作业批改、课后辅导、个别交谈或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以前内容尤其是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新课前的准备情况,以及最近学生的思想动态等等。

(四)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在进行完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已经获得的认识和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数学课程标准对各章节的教学时数并没有作硬性的规定,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工作计划就变得尤为重要。

(五)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学方案(教案)

教学设计是教学准备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师为达成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有时也被称为内容标准),对教学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时备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下面,我们将主要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教学方案(课时教案)的编写。

1.课堂教学设计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调查、了解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或设计者应该首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对以前学过的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作出设计,形成初步的方案或构想。之后,就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反思和论证,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包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出教案)。

其中,课堂教学设计是课时备课的核心,它是连接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质量和效果。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对所有教师的一个挑战,重视并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撰写出优质、实用的教案,对于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好新课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

(1)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是数学新课程的灵魂,全面落实好新理念是实施好新课程的关键,教师首先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地说,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根本宗旨,以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当作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保障措施来规划和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2)协调处理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以系统的观点看待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各教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利用系统方法研究课堂教学,使各教学要素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实现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例如,教师要恰当地平衡以下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教与学、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模仿与创新、教学条件与教学需要、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等等。

(3)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经验积累,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把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抓住大多数,同时又要力争照顾到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不同需求,抓好“两头”(学优生和学困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时代特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该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特别是学习内容的呈现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展开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比如说,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有用的数学知识更感兴趣,学习中对已有的经验和直观模型依赖程度高,所以,数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要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经验,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应该力求多样化,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所以,教学中要力争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考虑问题比较理性等等,所以,思想工作要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鼓励学生使用探究的方式或发现法去学习数学。但是,不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一般都需要有具体经验的支持,所以,实际的例子或具体的例子往往不可或缺。当代的中小学生见识广,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且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意志品质缺乏磨练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困难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并且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数学才能的机会 总之,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数学教学既要体现出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一面,又要体现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一面。

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环节以及学习方式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

(1)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关键,它对课堂教学其他环节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众所周知,《课程标准》仅仅规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和要点,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了具体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还需要结合某一章节内容的课时安排,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具体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换句话说,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时数,通过分解细化内容目标,合理地制定出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然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考虑,并且采用一定的陈述方式和陈述技术,最终设计出明确、完整、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后面所附的教案案例中,《义务标准》就“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节内容制定出的具体目标是: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而设计者则把这两项目标进行了细化,制定出的课堂教学目标:①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会设计包装或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体。②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以及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增强实验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以上这些目标是设计者以《义务标准》中的具体目标或内容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具体教学内容提出来的。其中,就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这一目标而言,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因为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正方体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通过对一些平面图形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思考判断,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特别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和技术要恰当并且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有两种: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和过程性目标的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明确地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陈述结果性目标所采用的动词一般是描述人的认知结果的动词,如“了解”、“知道”、“认识”、“理解”、“掌握”等等。而过程性目标则直接对学生应从事的活动作出了规定,陈述过程性目标所采用的动词一般是描述活动本身的动词,如“经历”、“探索”、“从事”、“参与”等等。过程性目标只对活动过程或活动本身提出了要求,不涉及活动的结果。例如,在后面教案案例中,“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这个目标就属于过程性目标,而“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则属于结果性目标。

课程论专家一般认为,课程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陈述一般采用的是“ABCD技术”,也就是说,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陈述往往要交代清楚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表现程度(Degree)。行为主体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描述的是学生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范围;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应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但无论怎样讲,结果性目标的陈述至少要交代清楚具体的认识对象以及活动结果及其层次水平,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至少要交代清楚具体的活动或活动过程。

例如,在“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这一结果性目标中,学生应该了解的对象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一种关系,认识活动的结果是了解这一关系,而认识的层次水平是了解,不是理解,也不是掌握。“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性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开展一项活动: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但并没有指明学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应该得到什么。

(2)课堂教学结构、环节以及学习方式的设计。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关注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因此,新课程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教师教的方法。同时,由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与学习方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加之新课程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活动一般都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开展。所以,除了常用的接受学习外,随着阅读自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操作性学习等方式在课堂中的进入,教学方式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过去的那种“一‘式’统天下”或“一‘法’用到底”的局面势必要被打破。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往往要全方位地考虑目的、时间、内容、条件等教学要素,把学习方式的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结合起来,从而使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设计融为一体。这样,学习方式的安排和使用才有可能达到科学、恰当、合理、有效的要求。

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和学习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整个一节课的大的教学环节或有待完成的各项活动任务(或活动目标),所有大环节的顺序安排和衔接办法;各个大环节中的小环节系列及其组织。每个小环节的设计主要应考虑:活动任务、活动内容(包括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活动方式(学习活动方式)、活动步骤等。

课堂教学结构、环节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确定,一般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课型和课时数,参照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及其展开过程,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进行统筹规划。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和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不同,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往往也不一样。例如,以获得新体验为主要目标的课和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结构和学习活动方式一般都会有所不同。前者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应以确保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学活动过程为特征,学习方式一般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而后者未必会如此。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与课型也有关系,课型不同,课堂教学结构或环节一般也不一样。例如,新授课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环节一般就不一样,以前,新授课的教学环节大致是复习、讲授、练习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等。复习课的主要环节是:提出复习提纲,重点讲述或综合题举例,总结、布置作业。课堂教学环节和学习方式的确定也应考虑到该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就是说,尽管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是我们确定课堂教学结构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还需要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重新确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环节以及学习方式的设计的程序和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过程的大环节作出部署和安排。筹划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有: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与这些知识点相对应,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由哪些大的环节组成,或者说本节课应该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所有大环节应按照何种顺序去安排;各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等等。

其次,对每一个大环节所应包含的子环节或系列教学活动及其相应的活动方式作出具体的部署和安排。一般情况下,在分析、设计任何一个大环节的子环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创设什么样数学情景或现实情境,如何创设(当然,未必每个环节都要创设情境);有待完成的任务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如何发现并提出来的;学生通过哪些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或解决这些(或这个)问题;在学生开展活动的同时,教师相应地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何种方式指导、组织、管理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任务是否真正完成或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查或评价;如何实现由本环节向下一个环节的转换等等。

当然,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这几个方面,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也都是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的。

4.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案)的编写

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份教案,这个方案既可以储存在设计者的大脑里(教案腹稿),也可以记录在软盘、录音带或纸张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书面形式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设计者大脑里储存的教学设计方案往往并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即便有相同的腹稿,不同的教师写出来以后也会不一样。同一位教师,在准备不同的课的时候,教案的表述会也不一样。例如,有时写得比较详细,有时写得比较简略;有的教师采用的是讲稿式,有的则采用提纲式;有的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的,而有的则是以普通的叙述方式呈现的等等。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教案和教案的书面表达是有区别的,教案的书面表述(教案的编写)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教案的书面表述应该忠实于腹稿。但是,由于教师的教案观、教案的使用习惯、教学准备的充分程度、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往往不同,因而也应该有不同的处理。实际上,完全忠实于腹稿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例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打算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有效、高明的监控手段,以督促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避免“搭车”现象的出现。而在这些高明的举措当中往往有一些的模糊性意向或打算(比如打算说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形说一句话或在说话时打算采用某种口气),这些意向或打算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能在教案本上写出来。另外,如果教案的书面表述完全忠实于教师的构思的话,那将大大增加教师撰写教案时工作量和书面教案的篇幅,这样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任何一位教师都知道,如果一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那么教师就应该帮助他纠正错误。在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说明或提示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在教案上反映出来,因为到时候教师自然会这样去做。

从结构上讲,书面形式的教案只有一个一般性的框架,而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结构模式。书面教案的结构大致如下:

●课题

●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说明)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包括学习方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这几个板块当中,教学目标部分是教案的核心,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部分是教案的主体。除了课题、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及学习活动方式这几个板块必须体现以外,其余的是否要在教案本上体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从表述方式上讲,教案的书面表达方式有两种:讲稿式和提纲式。讲稿式教案类似于演讲稿,在撰写这种教案时,一般都要较为详细地交代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要说的话和要做的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等。提纲式教案则是对讲稿式教案的一种浓缩和概括,即提纲挈领地表述教学方案,提纲式教案并不详细地交代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细节,只是对它们作概括性的说明。在教案撰写实践中,纯粹的提纲式或讲稿式教案很少见,大多都是这两种方式的融合。教师究竟是采用提纲式还是讲稿式来撰写教案,也应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新教师撰写的教案多是讲稿式,而老教师则以提纲式为主。

从撰写的细致程度上看,书面形式的教案有详略之分。不论是详细的教案还是简略的教案,都各有优点和不足。详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依据事先拟订的计划严密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但同时也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简略的教案有利于教师灵活施教,但同时也削弱了教案的指导作用。教案究竟应该详写还是应该略写,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教案的书面表述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模式可供仿效,一切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学校的管理部门在管理书面形式的教案时,绝不能根据字数的多少来评判教师的工作态度。另外,编写出教案不等于备课工作的结束,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方案或上课没有把握,有时还要在课前进行试讲,以便修改完善方案或熟悉教学过程。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初一《数学》(上)中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画立体图形”之后的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面—点、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揭示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也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学生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了解研究图形的方法。同时,本部分内容也为引入平面图形起到了奠基作用。

[教学重点]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正方体,或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前两节又学习了一些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且初步了解了研究立体图形的方式方法,这些都将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提供支撑。

[设计理念]注重开放与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会设计包装或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2.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以及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增强实验和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同时导入课题

1.复习: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2.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制作或包装一个长方体等形状的物体,我们常常需要了解整个立体图形展开的形状,然后根据它的平面展开图来剪裁纸张。例如,如何设计并制作常见的粉笔盒。

3.引入课题——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二、动手操作,思考想象,得出关于平面图形与多面体的关系的结论

1.通过操作确认猜想:把事先准备好的12个一样大小且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模具,用透明胶粘贴成如图4-1(a、b、c)的三个形状。你能想象出哪一个可以折叠成多面体?动手折折看。

图4-1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作答。假设给你一个多面体,设想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它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也可利用前边制作粘好的三棱锥模型来尝试)?

3.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得出结论:通过前面的折叠和剪开操作活动,我们对平面图形和多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体会,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平面图形与多面体的关系: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图4-1(a)和三棱锥。

4.教师讲述:图4-1(a)是由三棱锥展开而成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还会看到另外的一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

5.通过操作验证答案:图4-2五个图形是多面体的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

图4-2

试一试:把上述的五个图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折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图形?

三、探索思考,深化对平面图形与多面体的关系的认识

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思考或探究作答: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否一样(如果需要点拨,可让学生结合三棱锥的展开图或上例去思考)?

结论: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

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接着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和相互讨论作答(教师可介入讨论,以诱发学生大胆想象,切忌告诉学生结论):图4-3的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并说明理由。

图4-3

2.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先编题后互问互答: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4-4,图中已标出三个面在正方体中的位置,E表示前面,F表示右面,D表示上面,你能判断出另外三个面A、B、C在正方体中的位置吗?教师讲解完这个题目后后,要求学生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己编题并互相考查。

图4-4

课堂练习:下面的图形都是正方形的展开图吗?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图4-5

四、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了解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吗?

2.你知道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是什么吗?

五、布置安排课外练习活动

1.请画出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所有图形,并判断哪些图形可折叠成正方体,哪些不能。

2.请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以便在节日(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到来之际作为礼物送给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

点评:本教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的展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知识的呈现过程是由具体例子到一般的结论再到具体的例子,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安排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根据问题的难度和教学重点,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有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操作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等。与教材中的内容相比,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处理有突破,体现了“用教科书教”的理念。当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例如,究竟一个平面图形能折成正方体的规律到底有哪些,教案中并未作出说明或表述。

本案例来自《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吕世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编者略做了修改。由于绝对标准的教案是不存在的,因此,本书提供的这个案例是供教师和读者研讨用的,不是用来模仿的。在准备具体的一节课时,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编写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