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数学课程简介及《数学教学论》内容

日本数学课程简介及《数学教学论》内容

【摘要】:明治六年文部省修改“教则”,于是,日本的数学教育进入洋算、和算、洋和并用三者共存时代。1886年4月颁布了“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对小学、中学的学制,数学课程及教授内容、周学时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受此运动的影响,日本从1906年起也开始在个别学校进行改革试验,从而日本的数学教育也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一个善于移植的民族,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近代则学习西方。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开始学习西欧即资本主义化。1872年仿效法国公布学制。在教学法方面学习美国的经验,明治五年东京师范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前身)聘请美国人斯格特(M.M.Scott,1843-1922)教授教学法、英语和算术。明治六年聘请美国人马里(David Murray,1830-1905)为文部省顾问。根据“教则”规定,算术必须用“洋法算法”,设课时间也多于其他课程,“教则”还规定小学各年级学习的算术、几何内容。中学数学教科书,大都采用美国戴维斯、福尔德、鲁滨逊等人编著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的译本。明治六年文部省修改“教则”,于是,日本的数学教育进入洋算、和算、洋和并用三者共存时代。此后,在明治十二年(1879年)重新制定了“教育令”,废除旧学制,建立新学制。明治十四年(1881年)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大纲”和“中学教则大纲”,学制也作了相应改变。根据“教则大纲”日本编写一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学课本仍采用英语原本或译本,先是用美国的,后改用英国的,菊池大麓于1877年由英国返回日本,推荐使用特德范的代数和三角。1886年4月颁布了“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对小学、中学的学制,数学课程及教授内容、周学时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公布了中学数学教学纲目,这是日本的第一个数学教学大纲,该大纲提出了对算术注重实用,对几何、代数注重教育的双重目标,是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及生产力发展的特点相协调的。20世纪初,世界上掀起了以培利——克莱因为首的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受此运动的影响,日本从1906年起也开始在个别学校进行改革试验,从而日本的数学教育也开始了近代化历程。当时留学归来的森外三郎(1866-1936年)译出《新主义数学》(1915年),黑田稔(1878-1912)译出《几何学教科书》,这两本书都是克莱因型的,在林鹤一(1873-1935)的《代数学教科书》(1913年)中有了函数和图像的概念。1931年,文部省颁布数学教学大纲,允许数学各分科的综合处理,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增加函数概念的教学。1940年,日本作为重工业国进入世界先进国的行列,1942年文部省对数学教育作了彻底的改革,重视微积分等实用知识的传授,取消了形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直观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