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春秋之世,最初为齐桓公独霸时代,其次为晋、楚争霸中原、秦霸西方时代,最后为吴、越争霸时代,今依次分述如下〔82〕:齐桓公的霸业,得力于管仲。后桓公、管仲相继死,霸业遂衰。自是晋、秦屡起战争,多为晋所败;终春秋之世,秦人始终不能得志于中原。这时郑居黄河南岸,介居晋、楚二大国之间,为晋、楚争霸中原所必得的与国。春秋的霸局,至是告终。......
2023-08-17
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平王东迁后,奴隶制开始衰落,周王室力量衰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各国诸侯先后出现了旨在掠夺土地、人口、财物的长期争霸战争。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第一位真正的霸主。齐国位于今山东半岛,靠山临海,进可攻,退可守,处在战略要地。襄公在位时,齐曾一度强盛。襄公死后,避难在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赶回齐国。在鲍叔牙帮助下,小白抢先返齐,路上遇到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放箭刺杀,但逃过这一劫,夺得君位,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起用管仲为相,开始了争霸大业。管仲的改革强化了对国家的控制,有利于政局稳定,为对外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前681年,齐约8个诸侯会盟于北杏,但鲁、卫、曹、郑拒不出席,齐便以此为借口讨伐鲁。公元前680年,齐又联合陈、曹伐宋,并请周王室派军相助。宋被迫求和。公元前679年,齐、鲁、宋、卫、陈、郑在卫国的鄄会盟,齐桓公成为诸侯长,这是他称霸的开始。此时南方的楚国也日益强大,齐桓公就率齐、鲁、宋、卫、陈、郑等8国侵蔡伐楚,直抵楚境,楚不得已而求和,两方订立“召陵之盟”,楚承认了齐的中原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在葵丘召集诸侯国会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的霸主业绩使周王天子虚位得以保持百年之久,同时也避免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践踏。
齐桓公死后,霸权移至晋。晋本是小国,经献公兼并小国、攻伐戎狄后逐渐强大。献公晚年因为废嫡立庶,迫使公子重耳在外流浪19年。公元前636年重耳返晋即位时已60多岁,称晋文公。当时,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迎周襄王复位,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后来在城濮大战中,晋与宋、齐、秦联合,大败楚军。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襄王正式册封他为侯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以后的80年间,晋楚间的斗争成为大国争霸的主要内容。文公死后,晋国霸权受到南楚和西秦的威胁。楚庄王任用孙叔敖,励精图治,开始争霸中原的大业。公元前598年,楚攻打郑,晋派兵来救,被楚打败,两年后楚又征服了宋国,中原小国纷纷依附,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春秋后期,晋楚之间势均力敌,争伐比以前减少,进入了二强相持阶段。两次弭兵(和平)会盟之后,晋楚平分霸权,黄河流域的争霸战争告一段落。
当时,还曾有宋襄公、秦穆公欲争霸中原而未遂的情况,在长江流域的吴越之间的争斗,构成春秋争霸的尾声。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年即位,重用伍子胥、孙武治理国家。公元前506年吴大举攻楚,五战五胜,见楚大势已去,便转而与越争雄,但却被越王勾践所败,阖闾战死,儿子夫差继位,继续攻打越国,并于公元前494年打败勾践。夫差便挥师北上去问鼎中原。勾践卧薪尝胆,在大夫范蠡辅佐下,暗中整顿,壮大力量,于公元前473年灭吴,一时号称霸主。
春秋的争霸战争,尽管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但它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使国家数量减少,换来了区域性统一。同时也使各国实施改革,增加国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战争还促进了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有关青年必知历史事件(中国卷)的文章
大抵春秋之世,最初为齐桓公独霸时代,其次为晋、楚争霸中原、秦霸西方时代,最后为吴、越争霸时代,今依次分述如下〔82〕:齐桓公的霸业,得力于管仲。后桓公、管仲相继死,霸业遂衰。自是晋、秦屡起战争,多为晋所败;终春秋之世,秦人始终不能得志于中原。这时郑居黄河南岸,介居晋、楚二大国之间,为晋、楚争霸中原所必得的与国。春秋的霸局,至是告终。......
2023-08-17
在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2023-08-30
郑国的君主之所以能在春秋之初捷足先登霸主的擂台,荣膺“小霸”之称号,担当起揭开春秋霸业序幕的历史使命,这与西周末年史伯的预言有很大的关系。他于是去向素负远见卓识盛名的史伯讨教。接着郑桓公向史伯询问天下大事,史伯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周将于三年之内弊败,继之而兴的将是齐、晋、秦、楚。史伯的预见,使得郑桓公提前一步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及时地将郑国民众从关中地区迁到河济之南。......
2023-08-30
秋季,鲁国军队和齐国军队在乾时交战,结果鲁军大败。夏季,齐国出兵灭亡了遂国,并驻兵镇守。鲁国军队即将败亡的危难之际,鲁庄公无奈之下请求献出附庸遂国求和。齐桓公答应了这一请求,与鲁庄公在柯地签订盟约。解除人身安全威胁后,齐桓公马上就后悔了,打算诛杀曹沫,以泄私愤。......
2023-10-23
为政者给人民以好处,是为了再在人民那里索取好处。所谓“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齐桓公早在柯地之盟上,尝到了返鲁侵地而得天下人心的“与之为取”的甜头,故在日后的霸业中如法炮制,屡试不爽,算起来他在“五霸”之中是一个最“舍得”的君主了。齐桓公正是在这种“予”与“取”的不断交易下,使他的霸业一步步地走向了巅峰。齐桓公知与之为取的另一个典范之作,是他的“迁邢存卫”的壮举。......
2023-08-30
田氏与齐公室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一直颇受齐国历代君主的恩宠。在田氏的新斗面前,公室节节败退,日渐徒具虚名。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田常对残留的旧贵族鲍氏、晏氏以及有势力的公族赶尽杀绝,将安平以东至琅琊的地区划为自己的封地,其面积大大超过了齐平公的食邑。这些措施和对策,不仅巩固了田氏在齐的统治地位,而且逐渐获得了他国的承认。姜氏政权已名存实亡,田氏代齐姜之君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2023-08-30
齐桓公的这种姿态,赢得了诸侯们的好感。而更加文明的联盟,就是要达成更加文明的共识,也就是最后形成一个更加文明的盟约。——《孟子·告子下》盟约共有五条:第一条,说的是匡正王室。这组盟约显然都是管仲主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葵丘之会是管仲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想以此为新起点继续攀登。......
2023-10-31
由于聚族而居,以血缘为纽带,共处同一块土地,共同分享有限的资源,族人自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便为宗族势力、家族势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宗族势力、家族势力复活的生存平台由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具有天然的分散性和封闭性,社会化程度低下。(四)情感归属和社区认同是宗族势力、家族势力复活的社会心理情感归属属于文化层面的问题。......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