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务传真的使用及礼仪规范

商务传真的使用及礼仪规范

【摘要】:商界人士在利用传真对外通信联络时,必须注意下述三个方面的礼仪问题。具体而言,安装、使用传真设备前,须经电信部门许可,并办理相关的一切手续,不准私自安装、使用传真设备。一般而言,在商用名片上,传真号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收到他人的传真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即刻采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对方,以免对方惦念不已。正式照会、外交函件、电报均是以签署人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成。

在商务交往中,经常需要将某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图表即刻送达身在异地的交往对象手中。传统的邮寄书信的联络方式,已难于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传真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走红于商界

传真,又叫作传真电报。它是利用光电效应,通过安装在普通电话网络上的传真机,对外发送或是接收外来的文件、书信、资料、图表、照片真迹的一种现代化的通信联络的方式。

商界人士在利用传真对外通信联络时,必须注意下述三个方面的礼仪问题。

1.必须合法使用

国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使用自备的传真设备时,均须严格按照电信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必要的使用手续,否则即为非法之举。具体而言,安装、使用传真设备前,须经电信部门许可,并办理相关的一切手续,不准私自安装、使用传真设备。

2.必须得法使用

使用传真设备通信,必须在具体的操作上力求标准而规范。不然,也会令其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人或本单位所用的传真机号码,应被正确无误地告之自己重要的交往对象。一般而言,在商用名片上,传真号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主要交往对象的传真号码,必须认真地记好,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在有必要向对方发送传真前,最好先向对方通报一下。这样做既提醒了对方,又不至于发错传真。

发送传真时,必须按规定操作,并以提高清晰度为要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使其内容简明扼要,以节省费用。

3.必须依礼使用

商界人员在使用传真时,必须牢记维护个人和所在单位的形象问题,必须处处不失礼数。

在发送传真时,一般不可缺少必要的问候语与致谢语。发送文件、书信、资料时,更是要谨记这一条。

人们在使用传真设备时,最为看重的是它的时效性。因此在收到他人的传真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即刻采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对方,以免对方惦念不已。需要办理或转交、转送他人发来的传真时,千万不可拖延时间,耽误对方的要事。

你知道吗

对外文书使用的要求

1.格式

使用对外文书首先要注意格式,不要用错。如外交部长和外交代表使用正式照会,不要用普通照会的格式,非外交代表机构使用对外函件,不要用照会格式,等等。

2.人称

人称要与文书格式相适应。正式照会、外交函件、电报均是以签署人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成。在正式照会中,一般不用“我们”一词,普通照会一般以单位名义用第三人称写成,称对方亦用第三人称,不可用“贵方”或“贵馆”等措词,而是重提受照机关的名称。以机构名义书写的对外函件亦用第三人称。

另外,签署者与受文者要相适应,即人对人、单位对单位。如:正式照会是人对人,普通照会是单位对单位。在个人对个人的外交文书中讲究身份对等,如元首对元首,总理对总理,外交部长对外交部长。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大使作为国家的全权代表可对外交部长、总理、元首,而代办一般只对外交部长。其他的对外函件可根据实际情况书写。

3.客套用语

客套用语要与格式相适应。如普通照会开头的“×向×致意”这一客套用语不能用作个人函件中的开头语,非外交机关发的对外文书也不用这一套语,照会结尾的致敬语使用时要注意与双方的身份、关系和场合相适应。如,致代办处的文书一般用“顺致敬意”或“顺致崇高的敬意”;给外交部和大使馆的文书则一般用“顺致崇高的敬意”。事务性的文书,亦用“顺致崇高的敬意”。致敬语不能自成一页,应紧跟正文后另起一段。

4.称呼

文书抬头即收文人的职衔、姓名等要全称,文中第一次出现职衔、姓名时也要全称。第二次出现时则可用简称。

5.国名

文书信封和文中的抬头的国名等均用全称。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可用简称。但有些国家由于情况特殊,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名则须用全称。有些国家由于发生革命、政变或其他原因,国名可能改变,须随时注意,不要写错。

6.译文

对外文书一般以本国文字为正本。但为了使收件人能够确切理解文件的实质内容,往往附有收件国文字或通用的第三国文字的译文。在本国向外国常驻代表机关发送事务性函件时,也可仅用本国文字,不附译文。较为重要的文书则附以译文为好(有的国家译文本上注有“非正式译文”字样)。各国套语用法以及行文格式与中文不同,翻译时应注意,要符合各种文字的用法。一般函电也可用接收国文字或通用文字书写。

每章一练

1.商务会面中的礼仪有哪些?

2.商务电话要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商务宴会中的礼仪规范。

4.简述商务谈判中的注意事项。

5.商务文书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