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关与礼仪修养:宴会上的恰当沟通方式

公关与礼仪修养:宴会上的恰当沟通方式

【摘要】: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以内。袁枚认为“治具宴客,礼也”,如果主人“强让”,就有些“非礼”。袁枚之反对“贪多”,是因为量多与质高是很难兼顾的。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锋芒渐射,稳坐泰山。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以内。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自身的成功。

你知道吗

完美宴会的几大戒律

1.戒纵酒

戒纵酒是反对饮食时以酒胜食,喧宾夺主;而主张宴饮以食为主,以酒为辅。“纵酒”者宴饮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拇战之徒”视佳肴而不见,无心品尝其“味之美恶”,而一意“呼呶酗酒”甚至灌得酩酊大醉,更辨不出佳肴味道,“啖佳莱如啖木屑,心不存焉”。纵酒的后果是“治味之道扫地矣”,何况又伤害身体,故应“戒”之。

2.戒强让

戒强让是反对宴饮时主人强逼客人进食,而主张“凭客举箸”,造成自在随意的进食环境与气氛。袁枚认为“治具宴客,礼也”,如果主人“强让”,就有些“非礼”。因为菜肴精肥、整碎不同,而且客人各有所好,故强调让客人自己选择,听其自便,以适合客人各自的口味。请客根本无须“强让”,盖客人本身“非无手无目之人”;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袁枚甚至认为“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类强奸,殊为可恶”,妙语解颐,亦可见其对“强让”的厌恶。

3.戒“耳餐”

其意是反对饮食者“务名”,即贪图虚名的态度;而倡导务实的思想。“耳餐”是: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这种态度之选择饮食,不是根据食物本身的滋味、营养,而是根据物的名气、贵贱,其症结是几乎不考虑美味,只是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而已。例如:某太守宴客,大碗如缸,白煮燕窝四两,丝毫无味,人争夸之,对此“耳餐”之举,袁枚评曰:“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可贩不可吃,虽多奚为?若徒夸体面,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粒,则价值万金矣。其如吃不得何?”可见“耳餐”态度之荒谬绝伦。

4.戒“目食”

是反对主人请客贪图数量多,以求得“悦目”;而主张饮食要讲究质量,求得“适口”,求得味觉享受。“目食者,贪多之谓也。今人慕‘食前方丈’之名,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目食”满足眼中有类似满汉全席一般的品种、量数,“每张饮,必震而惊心曰‘三撤席’,曰‘两重叠’,燕窝如山,海参似海。”(《答章观察招饮》)看上去视觉似乎很满足,但不管是否可口味美。袁枚之反对“贪多”,是因为量多与质高是很难兼顾的。如果以“目食”为目的宴请宾客,尽管“主人自腥秽”,却难开胃口,甚至回家“仍煮粥充饥”,这就完全丧失了宴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