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兄弟姐妹相处的礼仪精要

兄弟姐妹相处的礼仪精要

【摘要】: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是独生子女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还是不少的。在生活中,兄弟姐妹都是同龄人,朝夕相处,要做到处处符合礼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兄弟姐妹要和睦,如有意见要通过父母解决,不可相互争吵。与兄姐发生争执时,不要利用自己的得宠地位到父母亲面前去“告状”,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阂。

兄弟之间讲求“兄友弟恭”,也就是一个“悌”字。兄弟是手足,且辈分相同,因此情感较浓,烦琐的规矩较少;但因我国讲究“长幼有序”,常言道:“不可以没大没小的。”做弟弟的须对哥哥恭敬有礼,而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并为弟弟树立好榜样,教导弟弟。

有时弟弟为了顾全大局,甚至肯代兄死。如明代卢宗济,父兄并有罪,吏将逮治,宗济谓其兄曰:“父老矣,兄冢嗣(即嫡长子),且未有后,我幸产儿,可代父兄死。”这不但是悌道的最高表现,也可反映出中国人重嫡长子与重子嗣的观念。

中国自周代宗法社会以来,就重视嫡长子,把嫡长子看成主要的延续世系和继承香火的人,因此嫡长子在家中的地位特别重要。《礼仪》“丧服”中规定,父亲为众子和未出嫁的女儿服不杖期的丧服,但若父亲本身是长子,就要替他自己的长子反服斩衰,因其长子继承祭祖的责任与义务。由此可见长子与众子有很大的差别。再者,当父亲过世后,长子常继为家长,主持家政,因此诸弟对长兄自然敬礼有加了。

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是独生子女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还是不少的。不论是亲兄弟姐妹,还是堂表弟姐妹,都要相互尊重、关心、谅解、帮助、谦让,长爱幼,幼尊长,彼此爱护,不争不吵,情同手足,共同创造温馨祥和的气氛。

在生活中,兄弟姐妹都是同龄人,朝夕相处,要做到处处符合礼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哥哥姐姐应以身作则

假如你是哥哥或姐姐,那就应时时以身作则,努力成为父母的得力助手,多干家务活。遇事要宽宏大量,不与弟弟妹妹斤斤计较,更不要以为他们比自己小就随意指挥他们干活。当弟弟妹妹求教或请求帮忙时,应耐心帮助和解答,切忌不耐烦或不屑帮忙。弟弟妹妹有错时,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面前斥责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万一与弟弟妹妹发生争吵,应当着弟弟妹妹的面,在父母面前做自我批评。兄弟姐妹要和睦,如有意见要通过父母解决,不可相互争吵。

2.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

假如你是弟弟或妹妹,就要尊重哥哥姐姐。不能有优越感,更不能娇蛮无理,干什么事都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里,为所欲为,不为他人着想。与兄姐发生争执时,不要利用自己的得宠地位到父母亲面前去“告状”,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阂。

弟弟妹妹称呼自己的哥哥姐姐、堂表兄、堂表姐,不应直呼姓名或小名,也不能起外号。如果在场的堂表弟姐妹多,称呼时可能不知你在叫哪一位,可在称谓前加上他她的名字,如海东哥哥、英金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