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职学生即将走上社会,但又是学生,处在社会和学校的“交集”中。中职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代表先进方向的事物。所以,中职学生首先必须做到语言文明,和脏话、粗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告别。虽然不提倡学生恋爱,但中职学生恋爱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否则,不仅和学生的身份不符,还有违学生行为规范,有伤校园风气。......
2023-08-13
试一试
你能再列举一些礼仪不好的现象吗?
目前,中职学生中讲文明、重礼仪现状令人担忧。
(1)只有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礼仪。一部分学生如餐饮、旅游、营销等服务性专业的学生,由于较为系统地学习了“礼貌礼节”知识,又受过专门训练,参与过社会实践,因此他们中绝大部分能够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平时讲文明、重礼仪,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真诚有礼,处事自然大方,不仅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还有其他专业少部分素质较高的学生,其礼仪素质相对也较高。
(2)绝大部分学生应有的文明礼仪不够。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但是有些学生由于缺乏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只有礼貌之心,而无应有的礼节、礼仪之行。他们在与师生交往、待人接物方面以及在公共场所,不知道如何以礼交际,显得手足无措。有的学生见到老师,或应付式地叫一声“老师”,便低头跑了,或羞涩地抿嘴一笑,或面无表情地喊一声“老师好”,到老师面前或习惯性地插口袋,或东张西望。如是坐着谈心,有的学生竟跷起腿,女生亦不知双膝并拢的基本要求。总之,其现有行为与应有行为很不一致。
(3)极少数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极差。有极少数学生不但没有养成最起码的文明礼仪习惯,还在社会上沾染了不少不文明、不礼貌的坏习气、坏习惯,满口脏话、粗话,经常抽烟喝酒,寻衅闹事,甚至打架斗殴。这部分学生大多是中学时候学校的“捣蛋鬼”,以及他们来到学校后被“带”出来的所谓“跟班”“徒弟”。
有关公关与礼仪修养的文章
因为中职学生即将走上社会,但又是学生,处在社会和学校的“交集”中。中职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代表先进方向的事物。所以,中职学生首先必须做到语言文明,和脏话、粗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告别。虽然不提倡学生恋爱,但中职学生恋爱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否则,不仅和学生的身份不符,还有违学生行为规范,有伤校园风气。......
2023-08-13
方方面面压力的长期困扰,致使许多中职学生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因此消极颓废而选择逃避现实,染上网瘾、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沉溺于吃喝玩乐而无所事事。个别学生还因为无法排遣思想压力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2023-11-07
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中职学生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同时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中职学生需要纠正错误认知,重新评价、接纳自我,积极参加交际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可以帮助自我摆脱抑郁情绪。中职学生常见的焦虑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嫉妒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
2023-11-07
(一)采取多样化的性心理教育形式为了帮助和引导中职学生科学地认识性,理性地把握性,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应当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和形式。中职学生应认识到性发育是人生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切不可把性欲望和性冲动看成是低级下流的现象;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其次要积极引导中职学生参与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满足心理需要并达到性心理平衡。......
2023-11-07
因此,中职学生之间的交往比较真诚、自然,很少做作、虚伪及世故,也正因为如此,做作、虚伪和世故的交往常为中职学生所唾弃。此外,目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特点还表现为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交往途径的多元化、交往过程中强调等价交换原则等。......
2023-11-07
中职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类型有以下几种。这部分中职学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这对于学生达到择业目的是非常不利的。不满情绪的产生导致中职学生的消极心理和不健康行为,从而影响正常就业和顺利择业的实施。......
2023-11-07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活着是有意义的,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为意义而存在;而动物只为活着而活着,无理想、无追求,仅有本能的满足。人的生命具有双重性,一是肉体生命,二是精神生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我们反对脱离生命空谈“意义”,反对以生命的牺牲为代价,而赞叹死的光荣。(三)实现生命价值与发展生命比较起来,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乃是目标中的最高层次。......
2023-11-07
调整科系后,从北大拨来二年预科的学生和北洋三年预科的学生同时进入本科一年级,程度显然不齐。冯熙运奉委到校后,因对风潮无办法,当日即请辞。由于在调整科系计划内应最后毕业之北洋法科本科班己班学生正在准备举行毕业考试,冯熙运便暗中拉拢此一班学生二十二人并联络一部分本科、预科同学,不加入罢课队伍,因此学生阵营走向分裂。......
2023-1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