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体态语在公关与礼仪修养中的重要性

体态语在公关与礼仪修养中的重要性

【摘要】:体态语指凭借身体的动作或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情绪的无声语言。如果坐在桌子旁,叫好时常拍桌子,成语“拍案叫绝”即表示此体态。英美等国表示“赞同”时,往往会向上跷起拇指。在英美等国,人愤怒急躁到难以忍耐的程度时,常以两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欧美人表示无可奈何时常耸肩,或同时抬起双手前臂翻开手掌,有时还要摇摇头。

体态语指凭借身体的动作或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情绪的无声语言。

1.感谢

在一般的场合,表示感谢,可用点头来表示。在比较庄重的场合,可用鞠躬来表示谢意。鞠躬的“深度”与致谢的程度有关,感谢的程度越重,躬身的深度越大。表示感谢还可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或者再上下晃几下,晃的程度越大,感谢的程度越重。还有,用双手在胸前抱拳或合十,前后晃动几下表示感谢。

2.高兴

成语“捧腹大笑”即所示特别高兴的体态。在正式场合男士乐不可支时会仰身大笑,女士常常掩口而笑,因为女士们以“笑不露齿”为美。突如其来的高兴会扬起双眉,同时高兴时也会跳起来。欧美人高兴至激动时会双手握拳,向上用力挥起。

3.爱抚

爱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长辈对晚辈,成人对小孩常会拍拍肩膀及抚摩其头顶表示爱抚之意。在国外要留心当地的习俗,如泰国把抚摩头顶视为巨大的侮辱。

4.亲热

关系亲密的年轻同性,会常常搂在一起,女性会挎着胳膊或相互搂着腰;男性会互相搂着肩膀;年轻的恋人会把上身靠近对方;父母对婴幼儿,会常常亲吻孩子的脸蛋。对可爱而又调皮的孩子表达亲昵感情时,会在孩子的鼻子上刮一下;若是上级对下级表示亲近时,会拍拍对方的肩头。

5.安慰、鼓励

年长者对年幼者,上级对下级,强者对弱者,常用手拍拍对方的肩膀,用力地握握对方的手,同时伴上有力的晃动。

6.安静

在人多的场合若需安静,往往手掌伸开,掌心向下,由上向下慢慢挥动。在人少的情况下,往往把双手或一只手放在胸前,掌心向下手掌伸开,频频向下压动。也可以用右手食指垂直贴近嘴唇,轻轻发出嘘声来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7.称赞、夸奖、叫好

用手握拳,跷起大拇指,表示特别赞美。在欣赏文体节目时,也可鼓掌喝彩。如果坐在桌子旁,叫好时常拍桌子,成语“拍案叫绝”即表示此体态。坐着叫好会拍大腿或膝盖。

8.憧憬、希望

当人们心中怀有美好憧憬时,会双目凝视,两手掌在胸前搓摩。男人常搓下巴或抚弄胡须。当殷切盼望的人或物在远方时,会伸直脖子远望。英美等国人,常会两臂下垂,两手相握,仰起头,目视上方。

9.同意、赞成

对于同意、赞成,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点头。在正式的场合,或进行表决时,则要举手表示。在非正式场合,当表示“特别赞成”“完全同意”时,可以双手高高举起。英美等国表示“赞同”时,往往会向上跷起拇指。

10.跃跃欲试

两手掌相摩擦,或在手心啐一口唾沫,手掌再相互摩擦,成语“摩拳擦掌”即所示体态。两手搓摩大腿,或两手搓摩屁股,两臂前屈双手握拳,抖动几下也表示这个意思。

11.打招呼

中国人最普通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笑一笑,或点点头,同时也会扬扬手、点点头。美国人走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脱帽表示敬意,现在已简化为抬一下帽檐。

12.告别

在20世纪以前,中国人的告别礼是鞠躬或拱手。如今人们告别大多采用握手告别,挥手告别、摇手告别、点头告别。与孩子告别时多用招手。向上级告别时常微微欠身。

欧美人常以“拥抱”“亲吻”来表示告别之情。英国人道别时常横向挥手,法国人竖向挥手,日本人则鞠躬。

13.道歉

如果是礼节性的道歉可以点点头、欠欠身或招招手。一般男士抬手到耳际,有时还要竖向挥动几下。向师长道歉时,要郑重地点点头,用欠身或鞠躬来表示。

14.愤怒、急躁

人往往在愤怒的时候会咬牙切齿,瞪大双眼,有时还会用力地揉抓自己的头发。当急躁的时候会拍大腿、拍桌子或捶头。当激愤时或要动手时,会捋胳膊挽袖子,女性常会手背叉腰。在英美等国,人愤怒急躁到难以忍耐的程度时,常以两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

15.告饶

也可理解为求饶,一般双手合掌在胸前频频摇动。因恐惧而求饶,常是抱头。苦苦哀求时则会踡地求饶,磕头求饶。

16.无可奈何

当无可奈何的时候,一般会轻轻地摇头叹息,也会手臂不动,两手摊开。欧美人表示无可奈何时常耸肩,或同时抬起双手前臂翻开手掌,有时还要摇摇头。或者摊开双手后,同时头向一侧偏,眼睛也会随之一闭。